1930年10月6日,阿薩德出生于敘利亞北部一個阿拉維派穆斯林家庭。阿薩德17歲時,加入敘利亞復興黨,同時他還改掉了自己的姓氏“瓦赫什”,換成“阿薩德”,意為“獅子”。

阿薩德打破了40多年來遜尼派元老統治國家的傳統,連任四屆總統。為了防止什葉派之間出現內訌,他建立了十多個相互牽制的情報組織和多個總統衛隊,敘利亞自此鮮有叛亂發生。他修改憲法,將總統選舉改為對唯一候選人的“全民公決”,總統任期也延長到7年。

老謀深算的阿薩德一早就計劃將總統之位傳給兒子,並且選定長子巴希爾作為繼承人,對其大力培養。但1994年巴希爾遭遇車禍意外身亡,這不僅打亂了老阿薩德的計劃,也改變了巴沙爾的命運。

為培養巴沙爾,阿薩德特意安排他參與敘利亞內閣改組。在改組中,巴沙爾奉父命專抓反腐問題。巴沙爾最主要的對手、前總理阿祖比因此被解除一切職務並自殺,副總理和幾位部長也先後被剷除,巴沙爾從此聲望大振。[詳細]

巴沙爾1965年出生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在上學期間樹立了人生方向:做一名眼科醫生。老阿薩德著力培養長子巴希爾做接班人,所以並未干涉巴沙爾的理想。 1988年——1992年,巴沙爾在伊朗德黑蘭一所軍醫院裏學習眼科,接著去了英國進修。1994年,巴希爾意外遭遇車禍死亡。父親命令巴沙爾回國接班。

2000年夏天,老阿薩德在和黎巴嫩總統拉胡德打電話時突然死去。為此敘利亞議會倉促修改了憲法,將當總統的最低年齡限制從40歲降到了34歲,才給時年剛好34歲的巴沙爾掃平了法律上的障礙。接著,敘利亞舉行了一次大選,巴沙爾是唯一的總統候選人,毫無懸念地以高票當選。

這位在大多數場合都不茍言笑的敘總統是“雙面總統”。巴沙爾上臺後,一方面繼承父親阿薩德的內政和外交政策,另一方面也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這些改革一度被人稱作“大馬士革之春”。 [詳細]

有人説,阿薩德家族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傳奇。這個家族利用阿拉維派這一佔敘利亞全國少數人口比例的派別,統治著佔國民大多數的遜尼派民眾長達40多年,還是阿拉伯地區唯一成功將權力移交給下一代的獨裁統治家族。作為少數派的什葉派,為了鞏固統治,阿薩德特意安排阿拉維派人員領導國家強力部門,控制國家機器。特種部隊和內衛部隊也都是阿拉維派子弟兵。

外界的報道稱,阿薩德在宗教問題上手段“鐵血”。1980年7月,敘利亞議會通過法令,規定“所有穆斯林兄弟會成員都將被視作罪犯,處以極刑”,如果他們投案自首可既往不咎,但必須在一個禮拜內主動投案。隨後,阿薩德進行全國逮捕和清洗穆斯林兄弟會運動。

1982年2月,穆斯林兄弟會強硬派在城市哈馬發動叛變,殺死250名復興黨成員,阿薩德派弟弟裏法特指揮軍隊對哈馬進行地毯式轟炸。有數據顯示,3周之內,約4萬人因此死亡,80萬人流亡國外。在當時的特殊背景下,阿薩德的統治使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