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道
專訪:格魯吉亞總統夫人談兒童保護問題  本網專稿:"全球媒體兒童日"在海外反響強烈  海外傳媒高度評價“國際兒童日”公益活動  “我有一個希望”--童言稚語説“希望”  一位小學音樂老師的“音樂感悟”  谷建芬:我為什麼給孩子們寫歌?  城鄉不同 希望同在:兩位中國兒童的普通一日   "東"與"西"的牽手:小阿卜杜拉和他的漢族小夥伴   阿爾巴尼亞紀念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發表20周年  通訊:法國科學城中的快樂“兒童日”  “全球媒體兒童日”活動成功舉行  中外媒體合作進行"國際兒童日"報道:攜手合作 擔當責任  
社評:為了孩子,我們共同擔當|貴州侗族少女的樸素環保觀| 天上的星,媽媽的心——兩位年輕母親的心願| 專家:應該讓孩子有幸福感
11月20日:同一時刻 異彩斑斕
  他們生活在中國不同的地方:上海、雲南、河南、北京;他們是不同的群體:“電腦神童”、少數民族少女、留守兒童、“90後”小作家。但是,在11月20日——“國際兒童日”,一個共同的身份——兒童,令他們受到了同樣熱切的注視。 詳細 >>
本網專稿:"全球媒體兒童日"在海外反響強烈
“我有一個希望”--童言稚語説“希望”
“全球媒體兒童日”活動成功舉行
中外媒體合作進行"國際兒童日"報道的故事
聯合國兒基會和新華社發布<世界兒童狀況>中文版
"全球媒體兒童日"顯示中國媒體承擔更大社會責任
                       更多 >>
新華社社長李從軍為國際兒童日致辭
    2009年11月20日8點,新華社社長李從軍為國際兒童日致辭。
《世界兒童狀況》中文版發布
    11月20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新華社在北京共同發布《世界兒童狀況》中文版。
城南舊事
一個不能少
雞毛信
閃閃的紅星
音樂畫刊:“折翅”少年堅強站起來
 
兒童眼中的世界
 
阿富汗:兒童日裏的魯伊德
 
世界因你而美麗
    得益於兒童事業的發展,億萬中國兒童正在像王倩一樣,綻放幸福的笑臉。
海外傳媒高度評價“國際兒童日”公益活動
中外媒體合作進行"國際兒童日"報道:攜手合作 擔當責任
拉美印第安兒童“被邊緣化” 現象值得關注
“國際兒童日”環球直播報道活動掃描:孩子的心 媒體的眼 世界的愛
為了一切兒童
    中國學者曾對《兒童權利公約》有個簡練概括:為了一切兒童,為了兒童一切,一切為了兒童。
新華社社評:為了孩子,我們共同擔當
手牽手一起向前走
唱響綠色童謠 找回失去藍天
讓綠葉懂得根的情意
殘缺的花朵渴望溫暖陽光
    因為肌體缺陷或智力障礙,一些兒童不幸成為殘缺的花朵、折翅的天使。
一對在華美國夫妻收養中國殘障兒童的故事
跨越30年的愛
莆田市公安邊防支隊關愛困難兒童工作側記
肺炎和腹瀉病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面孔女孩"高雅倩笑對新生活
    在國際兒童日前夕,記者來到禮讓鎮採訪,看到了已經擺脫地震陰霾的高雅倩。
歌聲與歡笑依舊--記意大利拉奎拉震區孩子
汶川地震災區羌族兒童在歌聲中走出災難陰影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災區兒童回訪記
南亞地震難民營裏哭泣的兒童
安徽留守兒童生活探訪記
    安徽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已超1000萬,他們的身後留下的是一個個和小如夢一樣的留守兒童。
安徽巢湖建60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寄養兒童""留守兒童":教養問題引起關注
力求城市化與留守兒童權益的雙贏
給打工父母的一封信
澳大利亞兒童表情趣圖街拍
    無論身處何地,境遇如何,童年,都是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光。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快樂,是孩子的權利。
“我有一個希望”--童言稚語説“希望”
一位小學音樂老師的“音樂感悟”
谷建芬:我為什麼給孩子們寫歌?
大愛無邊--宋慶齡和她的孩子們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日
(Universal Children's Day)。這是一個由聯合國發起成立的紀念日,其目的是為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等事業的發展。
  1954年12月2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836(IX)號決議,建議所有國家設立國際兒童日,並在每年選擇合適時間、以各國自己的方式慶祝兒童日。1959年11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1989年11月20日,聯大又通過了《兒童權利公約》。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每年在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日以及紀念上述兩份文件通過而舉辦活動。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