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北方多地經歷“過山車”式氣溫變化,強冷空氣頻繁來襲,華西秋雨偏多,讓“一夜入冬”“冷冬預警”等話題引發關注。今年冬天,冷不冷?新華訪談記者專訪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氣候預測室副主任章大全,為大家帶來專業解讀。
新華訪談:今年秋天為何這麼短?
章大全:我國處在東亞季風區,夏季主要受夏季風影響,冬季受冬季風控制,春秋兩季就是這兩種風“拉鋸”的過渡階段。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夏季明顯變長,而春季和秋季則在縮短,連帶着冬季的長度也有縮短趨勢。
新華訪談:今年冬天會更冷嗎?
章大全:今年10月天氣變化劇烈。10月上旬,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長江以南地區,比如上海、浙江出現了35℃以上的高溫;中旬強冷空氣南下後,氣溫急劇跳水;到了10月下旬,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又比常年同期偏高2-4℃。單次“一夜入冬”更多是短期冷空氣影響的結果,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會成為今冬常態。近期的天氣波動和整個冬季的極端天氣多少沒有必然&&。
新華訪談:“雙重拉尼娜”來了?
章大全:網傳的“今年冬天是雙重拉尼娜背景”的説法,目前來看並不準確。根據國家標準,一般拉尼娜狀態持續5個月以上,才算一次事件。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24年12月到2025年1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曾短暫進入拉尼娜狀態,但並沒有形成拉尼娜事件。近期,我們綜合數值模式和海洋大氣背景特徵研判,秋季後期可能會再進入拉尼娜狀態,但預計也就持續3-4個月,還達不到拉尼娜事件標準,所以形成拉尼娜事件的概率很低。既然單次拉尼娜事件都沒形成,自然就談不上“雙重拉尼娜”。
新華訪談:拉尼娜現象會讓冬天更冷嗎?
章大全:一般而言,出現拉尼娜的冬季,我國氣溫偏低的概率相對較高,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前,北方雪災和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的發生風險比較高,但是受全球變暖等因素的影響,本世紀以來,拉尼娜事件背景下,我國冬季氣溫偏暖的情況也頻繁發生,甚至出現暖冬。同時,南方地區由於上空盛行東北風,水汽輸送條件比較差,降水可能較常年同期偏少,容易發生乾旱。
這一次拉尼娜狀態強度不會很強,受其影響,我國東部地區氣溫以接近常年同期為主,西部地區可能較常年同期略暖一些。
策劃:車玉明 劉洪
統籌:李曉雲 李由
編導:徐可 於子茹 黃桂花
剪輯:韓光
設計:史澤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