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五月天演唱會的旋律裏,汲取奮進勇氣;第一次在天文館“追星”,讓宇宙的好奇與探索欲破土而出;第一次走進博物館,真實觸摸中原歷史的溫度;第一次站在黃河岸邊,讀懂“母親河”的厚重底蘊。

10月17日至19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攜手相信音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組織了“2025相信音樂兒童成長營(鄭州站)”公益活動。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的10名女孩懷揣期待來到鄭州,她們走進五月天演唱會現場、鄭州大學校園、高科技公司展廳、天文館球形影院、河南博物院、黃河文化公園以及二七紀念堂等,體味音樂的感染、科技的震撼、文化的厚重、革命的勵志。這場滿是“第一次”的奇妙旅程,讓女孩們在不同場景中收穫見識、滋養心靈,也讓成長的印記變得鮮活而深刻。

音樂之旅,一堂給孩子的“奮進勇氣課”
10月17日傍晚,一輛大巴車正朝着鄭州市奧體中心方向疾馳,雖然窗外不時有淅瀝小雨,但車內氛圍早已被音響中傳出的旋律點燃——五月天的經典歌曲循環播放,成了最好的“演唱會預熱曲”。
“這是我第一次來鄭州,以前連想都不敢想,能到現場看演唱會!”參加活動的女孩小琪(化名)攥着衣角,眼中滿是期待。抵達奧體中心座位區後,印着五月天主題字樣的熒光棒、馬克杯、文具等禮物送到手中,孩子們更是被主辦方備好的“驚喜”第一時間暖到。
19時30分許,當歌曲《OAOA》的前奏驟然響起,全場燈光瞬間暗下,幾萬支熒光棒匯成“星河”亮起。演唱會正式開始,孩子們再也坐不住,站起身揮舞着熒光棒,跟着節奏歌唱。

這是一場視覺盛宴。巨型球體LED屏突破視覺邊界,5顆“飄浮球”隨着旋律上下起伏,更有環場巴士載着樂隊緩緩駛過觀眾席。當巴士來到身邊,樂隊成員對着孩子們的方向揮手時,她們使勁揮動熒光棒回應。
這是一場音樂洗禮。每首歌都像一把鑰匙,打開孩子們藏在心裏的情緒。唱到《任性》裏“所有風雨都會是人生風景”時,有孩子若有所思地跟着念歌詞;當《倔強》的前奏剛響,孩子們則跟着歌迷一起喊出“我和我最後的倔強,握緊雙手絕對不放”給自己打氣。
舞&上,五月天也分享了25年背後的故事,聊起遇到瓶頸時如何互相鼓勵,如何在“想放棄”的時候重新振作。這些真實的故事讓孩子深深震撼,原來那些聽起來“閃閃發光”的人,也經歷過和自己一樣的困難,也需要鼓起勇氣奮力奔跑。
“以後學習累了,我就想想今天。擁有奮進的勇氣,總有一天會取得成功。”這場演唱會,也讓孩子們在心裏悄悄埋下了一顆種子:哪怕未來遇到挫折,只要帶着對熱愛的堅持、對夢想的倔強,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科學之旅,一堂給孩子的“探索啟蒙課”
此次公益活動,也為孩子們構築了沉浸於濃厚科研氛圍、觸摸前沿科技的寶貴&&。

10月18日,孩子們來到了鄭州大學。踏入校史館,沿着莊重靜謐的長廊徐行,學校的發展脈絡仿若一幅徐徐展開的歷史長卷清晰呈現。一張張飽經歲月滄桑的照片、一件件承載歷史記憶的展品,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高校發展的崢嶸歲月。
在鄭州大學考古學學科建設創新中心,孩子們則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歷史之旅,欣賞了學校參與考古工作出土的文物。從古老的陶器到精美的青銅器,每一件文物都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記憶,也讓大家深刻領略到考古工作的艱辛與魅力。
在鄭州大學化學實驗中心,大學生則化身“科學傳播使者”,講述基礎化學知識,讓“化學之美”在孩子心中萌芽。讓大家更興奮的是,她們還走進實驗室,在指導下親手進行“大象牙膏”“黃金雨”等化學實驗,真切了解到背後的科學原理。

離開實驗室,科學之旅再“升級”。
如何讓普通人體驗高鐵駕駛?當天下午,孩子們走進鄭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虛擬倣真基地,現場感受高鐵列車駕駛系統等。孩子們看到,高級駕駛倣真系統能夠創造與真實列車幾乎一樣的實訓環境,司機們可以利用系統進行全流程的嚴格培訓,最終“修煉”成一個個優秀的高鐵司機。

“講解員姐姐説,這裡所有設備都是根據真實高鐵駕駛室的布局和功能進行設計製作的。”實際坐在列車“駕駛室”體驗,孩子們被科技賦能深深震撼。
搶救“病人”,爭分奪秒實施心臟復蘇;從火場自救突圍,開展滅火演練……虛擬倣真基地涉及消防、居家等多個特色體驗項目。孩子們通過生動的場景模擬、互動沉浸式體驗等方式,深切感受到安全生産、安防教育的重要性。
離開高科技企業,當天晚上孩子們來到了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開啟了一場異常精彩的“天文科學之旅”。認星觀星環節,指導老師通俗易懂地講解天文知識,讓孩子們對星空有了全新的認識。球幕觀影環節,當燈光暗下,巨大的球形銀幕仿佛將大家帶入了深邃的宇宙空間。球幕電影《宇宙暗物質》震撼上映,帶領孩子們對暗物質的概念、構成以及科學探索等深入探究,激發了對宇宙生命的思考。
文化之旅,一堂給孩子的“文明浸潤課”
中原大地,歷史源遠流長。
10月19日上午,孩子們來到了河南博物院,深度探尋中原文明。河南博物院歷史悠久,館內文物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從新石器時代的賈湖骨笛、商代的婦好鸮尊、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到兩漢的陶俑石刻等,一件件文物生動串聯起中原文明的發展脈絡。

展區“尋寶”過程中,孩子們駐足於珍貴的文物面前,耐心聆聽它們的故事,既感嘆於古人精湛的技藝,也震驚於中原文明的精彩紛呈。孩子小玲(化名)説:“來到博物館後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今後要更加努力學習,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河南是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發展的集大成之地。離開河南博物院,孩子們來到了鄭州黃河文化公園,近距離領略黃河之美,探尋黃河文化歷史淵源。大家首先來到黃河“三橋匯”景點,見證歷史交匯的三座黃河大橋,了解黃河的歷史變遷。之後來到炎黃廣場,這裡巍然矗立的炎帝黃帝石像令人肅然起敬,仿佛訴説着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孩子們駐足凝視,心中充滿了對祖先的敬仰與對民族文化的自豪。

宋錦織就東方韻味,珍光定格古扇風華。當天下午,孩子們還來到了黃河人文傳習館,參加製作宋錦珍珠扇活動,感受非遺傳統工藝的魅力。活動伊始,輔導老師講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宋錦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等。之後,孩子們領取工具材料,通過裁剪、粘貼等環節,一把把兼具傳統韻味與個性創意的宋錦珍珠扇陸續誕生。當大家捧着自己的作品合影時,臉上都洋溢着自豪與喜悅。


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此次活動,還特意安排孩子們前往了鄭州二七紀念塔和二七紀念堂。在二七紀念堂,一座座雕塑展現了先烈們振臂高呼、英勇無畏的身姿,生動再現了那段為爭取自由與正義而奮鬥的崢嶸歲月。佇立凝視,孩子們深切感受革命先輩們的熱血與犧牲,在心中激蕩起一股奮勇前行的力量。

三天的旅程,對於10名女孩而言,是一場盛滿“第一次”的成長饋贈——音樂裏收穫的勇氣、科學中點燃的好奇、文化間浸潤的認同、革命先烈的激勵,早已化作心底鮮活的力量。這段美好的時光,必將成為成長路上的底氣,推着她們帶着這份熱愛與信念,勇敢奔赴屬於自己的廣闊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