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開中國,千朵萬朵,每一個姑娘都是最美的顏色……”清澈的童聲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婉轉回蕩。展廳另一側,靈巧的機械臂有條不紊地轉動,將打亂的魔方迅速還原。歌聲與科技在此刻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畫卷——這是2025年10月14日,全球婦女峰會配套活動“數智賦能婦女和女童成果展”上的溫暖側影。

10月14日,春蕾夢想合唱團與首都兒童一起獻唱《花開中國》。
在這場匯聚全球目光的活動中,春蕾夢想合唱團的女孩們與首都兒童一起用歌聲為國內外嘉賓演繹《花開中國》,春蕾科技女孩則在展覽現場向來賓展示她們的科技作品“魔方機器人”,精彩表演贏得頻頻點讚。這群來自遠方的春蕾女孩,以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她們的成長與夢想。
夢想發聲:在音符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孩子們為演出排練
參加演出的12位春蕾夢想合唱團女童,來自內蒙古、廣西、四川、寧夏、新疆多地,她們中最小的僅8歲,最大的13歲,音樂將她們匯聚北京,她們滿懷憧憬,加緊練習,為即將踏上的“夢想舞&”全力準備。
排練教室裏,女孩們的悅耳歌聲傳來,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戶,照亮了孩子們純真的臉龐。中國兒童藝術團合唱團常任指揮楊樂樂輕輕打着拍子,認真地指導着孩子們演唱時每一個音符的細節。
“一定要注意氣息平穩,‘花開中國’這四個字要娓娓道來,歌詞要唱得飽滿。”楊老師耐心地講解着。來自內蒙古的女孩讚布林和額尼爾樂細細聆聽着老師的講解,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提示。這是她們第一次來到北京,更是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場合演出。
新疆女孩凱德熱亞·依力的眼睛裏閃着光:“音樂給我打開了另一扇很漂亮的天窗。”自從加入合唱團與音樂相伴,這個曾經靦腆、內向的維吾爾族女孩逐漸找到了自信,變得開朗起來。她的小夥伴阿米娜·艾尼則許下心願:“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唱歌,長大了要當一名音樂老師,我想讓更多的小朋友愛上音樂、享受音樂,感受音樂的美好。”
“讓中華氣韻深遠綿長蓬勃——”四川康定的羅莎志瑪和雷雨欣反復打磨着這句歌詞,“這裡需要足夠的氣息支撐,”羅莎志瑪認真地説。經過專業訓練,她們不僅學會了正確的唱歌技巧,還讀懂了歌曲蘊藏的深意。“我們要像歌詞裏唱的那樣,努力成長,勇敢地綻放自己。”雷雨欣補充説道。
來自寧夏的馬若欣和馬嘉雯手拉着手,在休息時輕聲哼唱着旋律。這對好朋友在學校合唱團時便是好友,如今一起學唱已有一年多的時間,她們真切感受到了音樂帶給彼此的影響,“音樂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放聲歌唱,唱歌真的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煩惱仿佛都消失了。”馬若欣微笑着説。

女孩們在排練室外合影留念
儘管女孩們的家鄉在天南海北,但音樂架起的橋梁讓她們快速貼近,並在一天天的排練中也成為了越發親密的朋友。廣西的唐樂、呂世緣與新疆的凱德熱亞·依力、阿米娜·艾尼成建立起了跨越山河的友誼,四個不同民族的女孩經常在一起交流唱歌技巧。凱德熱亞·依力、阿米娜·艾尼的能歌善舞又勤奮好學,讓唐樂、呂世緣佩服,“她們早上起來就練氣息,所以高音唱得特別好,我們也要向她們學習,努力練就更動聽的聲音。”
代碼築夢:用科技編織未來

馬星艷(右)、李沁函練習操作智能裝置
14歲的馬星艷和她的搭檔李沁函正在精心調試魔方機器人。這個能在30秒還原魔方的智能裝置,將在成果展上與各國嘉賓互動。這兩名“春蕾科技女孩”均來自四川米易縣,她們身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榮譽。
“老師用Python教我們寫‘猜數字’游戲,幾行代碼就能讓電腦隨機生成數字、判斷對錯。”回憶起第一次接觸編程的情景馬星艷感慨,那一刻讓她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學習編程讓我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馬星艷專注地説,“我想成為一名程序員,用代碼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在參加“春蕾科技女孩”項目一年後,這個來自四川米易縣的彝族女孩就在多項賽事中嶄露頭角,如今,她已是教育部白名單賽事“中國芯”比賽的省賽一等獎、國賽三等獎獲得者。
同齡的李沁函一邊調試機械臂,一邊分享她的感悟:“編程不僅提升了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更讓我學會了如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她補充道:“我們生於鄉村,但夢想無限,我相信,勤奮努力一定能敲出改變生活的代碼;握緊科技的筆,我們定能畫出屬於自己的光明圖景。”
帶隊老師見證着孩子們的變化,欣慰地説道:“女孩們的成長令人驚喜,她們漸漸褪去了曾經的靦腆少言,在熟悉的專業領域裏更加自信、流暢地表達着自己的見解。這些變化,正是公益項目帶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
舞&之光:夢想在此刻綻放

10月14日,春蕾夢想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展覽現場演唱《花開中國》。
經過了數月的獨自練習和反復地集中排練,女孩們終於迎來了登&的日子。10月14日,演出正式開始,所有的期待與準備都在這一刻綻放。
演唱結束後,涼山女孩何小英和莫佳麗難掩激動,何小英説,“參加這次活動是我一生當中最重要一件事,能夠向外國嘉賓展現中國女孩的歌唱風采,我真的特別自豪!”莫佳麗也在言語中表達着自己的興奮。
看到孩子們的精彩表現,指揮楊樂樂欣慰道:“這次寶貴的經歷讓孩子們懂得了舞&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在集體生活中如何溝通與配合,也希望她們能夠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也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閃閃發光。”

10月14日,參與春蕾科技女孩項目的學生李沁函、馬星艷(右)在展覽現場展示她們的科技作品“魔方機器人”。
此次活動也讓馬星艷、李沁函産生了諸多感悟,她們認為,女孩心思細膩,既能拿好筆,也能學好編程,一定可以在科技領域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她們也感謝“春蕾科技女孩”項目能夠落地自己的家鄉四川省米易縣,讓她們有機會接觸到前沿科技,學習更多知識。馬星艷認真地説道:“未來,我希望能把科學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寸土地,助力科技之花持續盛開。”
春蕾花開:用愛澆灌希望
自2021年起,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等愛心力量共同播下的種子,如今已破土而出,迎風生長。“春蕾夢想合唱團”公益項目如星星之火,已在全國20個省(區、市)落地生根,為逾2000名女童帶去了專業訓練與合唱教育,建立了56個希望之團,引領她們在藝術海洋中自由探索、勇敢追夢;“春蕾科技女孩”公益項目則如涓涓細流,面向初高中階段的春蕾女孩,圍繞AIGC等前沿科技、文化自信等內容開展科技營地項目制學習,打造的初中科技普惠課程+高中研學實踐體系化培養模式,已在四川、雲南、貴州等9個省(市)近50所學校落地,浸潤了近萬名女孩的心田,引領她們在科技領域收穫更長遠的發展。
這些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女孩蛻變。從偏遠鄉村到世界舞&,從不敢開口到自信放歌,從面對代碼不知所措到從容操控機器人——改變的不僅是技能,更是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擁抱未來的勇氣。
如今,這些被點燃的火種正開始照亮更多人。想成為音樂老師的她,要將美的種子帶回家鄉;立志用科技改善生活的她,要讓智慧在田野間生根發芽。從“我”到“我們”,這場關於成長的接力正在更廣闊的土地上悄然傳遞。當千朵萬朵春蕾同時綻放,那便是春天最動人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