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印記》第四集,從指尖飛轉到弦歌不輟,她們讓世界看見燦若《繁花》的中華文化-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11 14:27:50
來源:中國婦女

《30年·印記》第四集,從指尖飛轉到弦歌不輟,她們讓世界看見燦若《繁花》的中華文化

字體:

1995年,北京世婦會的召開成為影響世界的里程碑。3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以持之不懈的行動,將《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實踐為引領發展的中國方案,將承諾化為了惠及億萬女性的現實成就。

2025全球婦女峰會召開在即,全國婦聯精心製作《30年·印記》新時代女性人物故事系列視頻,六集篇章,六重風景,每一個奮力發光的身影,都是這個時代最動人的印記,映照出3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婦女事業發展的壯闊圖景。

她們用青春“點亮”田野的希望,在新征程上奮力“奔跑”,在機遇來臨時順勢“乘風”。她們是文化傳承與傳播中氣象萬千的“繁花”,是“守護”人民健康與權益的踐行者,無數個她合力“盛放”成美不勝收的風景。

這些跨越30年的講述,不是故事的終章,中國女性在新征程上依然闊步前行,繼續留下她們的印記,中國的印記。

來自西南涼山的阿西巫之莫與扎根北方戲&的楊鳳一,在傳統與現代的交匯點上,共同詮釋着“繁花”的時代深意。
阿西巫之莫讓千年彝繡走上國際時裝周,帶動6000余名鄉村姐妹以指尖技藝助力經濟獨立、脫貧致富。
楊鳳一則從梅花獎得主轉身為崑曲守護者,在劇院存亡之際毅然走向幕後,為古老藝術培育新蕊。
鄭小瑛、樊錦詩、田沁鑫、李子柒、江尋千、陳麗君、凌雲……女性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功不可沒。她們以非遺傳承為根,以文化出海為帆,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女性的智慧與力量。這片由她們共同澆灌的“繁花”,正以最美的姿態,綻放於世界文化之林。

 

【糾錯】 【責任編輯:杜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