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你我行//大學習大宣講 寧夏站:從心出發 向黨而行 “巾幗大宣講”潤心聚力-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8/12 15:31:11
來源:全國婦聯女性之聲

學習你我行//大學習大宣講 寧夏站:從心出發 向黨而行 “巾幗大宣講”潤心聚力

字體: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根據中宣部等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安排,全國婦聯以“學習你我行”為主題,線下突出“一地一特色”,線上推出“聯聯來播報”,分層分類分眾開展巾幗大學習大宣講活動。為更好呈現各地大學習大宣講百花齊放的創新實踐,從5月16日起,全國婦聯女性之聲開設專題,每週兩篇集中展示各地活動成果,推動巾幗心向黨引領行動走深走實。

  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以“學習你我行”為主題,強化婦女思想政治引領,聚焦婦女群眾需求,圍繞落實“五項行動”“六件實事”開展形式多樣、分眾化、互動化的學習宣講,讓黨的“好聲音”成為時代的“最強音”。今年以來,全區各地線上線下開展巾幗大學習大宣講3429場次,參與群眾38.2萬人次。

  突出政治性,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婦女。全區各級婦聯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通過“講、讀、展、繪、唱、頌”等多種形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婦女心中。《自治區婦聯打造“巾幗心向黨”宣講品牌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入選寧夏推動機關黨建高質量發展案例。

  01“幸福是首歌”唱出凝聚力

  今年1月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深入實施文化浸潤工程,聯合相關部門在全區舉辦“幸福是首歌”歌咏大賽暨展演活動。全區各級婦聯組織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共舉辦歌咏比賽展演活動140場次,410支合唱隊伍、近2萬人參與活動,吸引線上線下觀眾30多萬人觀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銀川市良田鎮移民婦女合唱團的《幸福的花兒把心唱美了》、中衛市中寧縣大戰場鎮紅寶村農民合唱團的《寧夏人最念黨的恩》、同心縣的《中華民族一家親》等歌曲撬動文化深層認同,唱響民族團結“同心築夢”的共鳴,唱出了寧夏各族兒女的心聲。一首首幸福的歌,一場場凝聚人心的比賽,不僅凝聚人心感黨恩,更是為寧夏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範區凝聚婦女力量。

  各地婦聯拓展“幸福是首歌+”效應:田間地頭、車間課堂、培訓課堂裏,婦女們一邊勞作、學藝,一邊歌唱生活,讓愛黨愛國的情懷在互動中扎根,讓個人夢想與家國藍圖同頻共振。

  02“媽媽油香”激發鄉村振興生産力

  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通過《媽媽的家常菜》原創欄目,以“一位母親+一道菜”的組合,拍攝製作20期短視頻,講述寧夏女性故事、女性成長經歷,“小切口、大主題”宣傳婦女創業就業、美麗庭院、家庭家教等工作,落實“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為進一步擴大“媽媽的家常菜”品牌效應,全區以“尋找媽媽味道 激發美食活力”為主題,啟動“媽媽油香”美食大賽,3千多名婦女爭相競技,4萬多名各族婦女積極參與,讓婦女們從小灶&走向大舞&,讓“媽媽的家常菜”出道又出圈,西吉縣、海原縣、平羅縣、靈武市等地已開始訂單製作、批量生産,經濟效益逐步顯現,形成了“美食穿針、文化引線、撬動消費”新模式,引發社會各界強烈的情感共鳴,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

  03“愛心媽媽”,無私大愛顯真情

  寧夏各級婦聯實施“小樹苗”困境兒童關愛行動,在學業輔導、關愛陪伴、家教指導等方面給予幫助。通過開展宣講,拍攝微電影等方式,激勵着1.4萬餘名“愛心媽媽”、306支“愛心媽媽”團隊對全區1.3萬名困境兒童開展“一對一”“多對一”的結對幫扶,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媽媽”們,用無私大愛和實際行動為困境兒童撐起一片天。

  04《花開中國》開遍塞上江南

  全國婦聯推出原創主題歌曲《花開中國》,每一個躍動的音符裏,都是獻給女性的璀璨禮讚。寧夏大地迅速掀起了傳唱《花開中國》的熱潮,形成了婦聯組織領唱、巾幗宣講隊傳唱、行業領域學唱、婦女群眾合唱的熱烈氛圍,掀起“以歌引領、以歌聚力”的熱潮。

  除此之外,在寧夏區級媒體開設“寧夏女性之聲”“塞上巾幗”欄目,製作推出H5、海報、長圖、短視頻、快閃、情景劇等宣傳産品。各級婦聯依託新媒體矩陣,在“一網兩微三號”上推出大學習大宣講專欄、發表原創視頻、開設微課堂等,實現宣講“不打烊”、學習“不斷線”。

  弘揚先進性,以先進婦女和家庭教育婦女。寧夏各級婦聯高度重視巾幗宣講團建設,形式多樣講好榜樣故事,持續不斷激發奮進力量。

  01匯聚榜樣,點亮信念

  銀川市的“石竹花”、紅寺堡的“紅融融”、青銅峽市的“古峽姐姐”、鹽池縣的“蘭花姐姐”等一大批極具地方特色的巾幗宣講團在寧夏大地遍地開花。這裡不僅匯聚起“七一勳章”獲得者王蘭花、黨的二十大代表趙耐香、農民作家馬慧娟等“國家級”典型,也吸納了非遺傳承人、“愛心媽媽”、返鄉女大學生等“草根明星”。這些“攢勁女人”匯聚一堂,相互激勵、共同成長,用方言土語講奮鬥故事,讓理論宣講有溫度、接地氣。

  02宣講入心,走進生活

  “姐妹們看!這五彩絲線交織出的不只是花紋,更是咱們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情誼!”在青峽繡女手工編織工坊裏,非遺傳承人李秋梅一邊示範編織技法,一邊向婦女們講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寧夏各級巾幗宣講團打破傳統模式,將陣地延伸至田間地頭、葡萄架下、編織工坊等特色場景,針對農村婦女、創業女性、家庭主婦等不同群體特點,打造“流動課堂”“庭院講堂”“田間學堂”等多種形式,把講成就與講發展結合起來,把解疑釋惑與增進認同結合起來,把理論深度與民生溫度結合起來,將黨的創新理論傳遞到“基層末梢”,讓理論政策“聲”入人心。

  03鄉音傳情,巧潤民心

  民族政策“姐妹花”、巾幗電商“水花”、引領新風“木蘭講堂”等特色巾幗宣講小分隊,她們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方言快板、家庭故事、情景劇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用家常話講活大道理、用大白話講透大道理。

  石嘴山市婦聯和市委黨校共同成立的“吳惠珍家風建設工作室”,先後推出了《超越血緣的親情》《信仰的力量》《永遠跟黨走》《抵制高額彩禮 倡樹婚戀新風》等一批精品情景課堂。她們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場場爆滿,深受歡迎。

  青銅峽鎮余橋村的“余你相遇”紅娘志願服務隊自編三句半《移風易俗新風貌》,以“紅白喜事簡辦好,高價彩禮不應當,勤儉持家傳家寶”等朗朗上口的詞句,讓文明新風理念深入人心。

  自治區婦聯《瞧這一家子》、同心縣《娟娟的故事》、平羅縣《彩禮風波》等一批出自移風易俗的真實故事創作的小品,聚焦高額彩禮引發的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貼近群眾生活,引發群眾強烈共鳴。

  這些帶着鄉音、冒着熱氣的宣講方式,讓婦女群眾在歡聲笑語中領悟政策內涵,真正實現“大白話講透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時代”。

  注重群眾性,以宣講賦能為婦女群眾辦實事。寧夏各級婦聯始終心繫婦女群眾,守正創新、精耕細作,持續不斷激發奮進力量。

  01“宣講+”賦能,服務群眾

  寧夏各級婦聯從婦女需求出發,採取“定向滴灌”的方式,積極探索“宣講+”的新模式,認真傾聽婦女心聲,切實解決婦女急難愁盼。

  “宣講+培訓”:在各類婦女培訓班上,始終堅持“第一內容”,讓學員們邊學技能,邊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自己。

  “宣講+直播帶貨”:在寧夏閩寧鎮禾美電商扶貧車間裏,見了生人害羞的農村婦女變成了侃侃而談的銷售達人,她們還當上了村情講解員、政策宣傳員、鄉游代言人。“水花”講解團不僅讓“寧夏優品”走出去,更是把“八閩好物”引進來,銷售額過千萬,創造了閩寧協作産業扶貧的新業態,實現了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

  “宣講+義務紅娘”:為了抵制高價彩禮、促進適齡青年喜結良緣,寧夏各地婦聯探索建立了“義務紅娘”志願者服務隊到群眾家中“串門子”“拉家常”,她們在摸清適婚青年和農村彩禮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由“紅娘”之間先“相親”,斟酌合適後,再組織本人相親的方式,為適婚青年牽線搭橋。相親成功後,“義務紅娘”變身“媒婆婆”,上門宣傳“零彩禮”“低彩禮”相關政策,最終讓新人們輕輕鬆鬆、歡歡喜喜得良緣。在同心縣活躍着186名“同心紅娘”,她們入戶宣傳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等相關政策1570余次,開展“同心紅娘‘搭鵲橋’走村入戶促良緣”活動170余次,促成“零彩禮”“低彩禮”家庭17戶,成了移風易俗的代言人。

  02《與法同行》,保障權益

  “遭受家暴後如何申請臨時庇護?”“孩子是否受到校園欺凌?”……這些群眾關注在“寧夏女兒”公眾號裏都能找到答案。為推進“巾幗維權暖心行動”,切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與寧夏電視台聯合原創法律宣講類系列短視頻《與法同行》。一個視頻聚焦一個問題,普及一個法律知識,給婦女兒童全方位的法律保護。截至目前,《與法同行——婦聯在你身邊》播出92期,《與法同行——護航未來我們在行動》播出21期,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03《聯聯送服務》,AI在行動

  全國婦聯AI數字人“聯聯”是數智賦能的重要載體。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將《聯聯送服務》作為普及家教育兒、衞生健康、移風易俗、維權服務的生活百事通,持續在“寧夏女兒”新媒體矩陣轉發,並通過“寧夏婦聯信息化&&”進行推廣,讓廣大婦女和家庭在“有形”的直觀認識、“有感”的潛移默化、“有效”的耳濡目染中,不斷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廣受老百姓歡迎,閱讀量超4萬次,已成為姐妹們喜愛的“指尖課堂”。

  從歌聲到故事,從榜樣到創新,塞上大地的巾幗宣講正以“潤心細無聲”的力量,讓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婦女心中。下一步,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將凝聚“她”力量,用更生動的語言、更鮮活的形式、更溫暖的服務,推動“巾幗心向黨”宣講品牌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實踐深度融合,讓巾幗“好聲音”成為團結奮進的紐帶,讓“半邊天”在新時代寧夏發展中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糾錯】 【責任編輯:杜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