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作為複雜的血液系統疾病,其診療面臨着診斷耗時長、治療標準不統一、患者隨訪脫節等多重挑戰。尤其是基層醫療資源的局限性,導致許多患者難以獲得持續、規範、統一的照護。如何打破“院內治療斷裂、院外管理缺失”的困局?湖南省腫瘤醫院聯合院外DTP藥房,以信息化&&為紐帶、以專業化服務為支撐,構建起“院內標準化診療+院外全程化管理”的協同模式,為淋巴瘤患者打造從診斷、治療到康復的全周期健康管理閉環。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直擊患者生存質量與診療效率的提升,更以“同質化、智能化、普惠化”為方向,為腫瘤患者管理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標準化診療與全程管理&&
"淋巴瘤診療的同質化與連續性,是提升患者生存率的關鍵。"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周輝強調。當前淋巴瘤患者管理主要面臨三大挑戰:基層醫療機構診斷能力存在差異,部分疑難病例確診周期較長;各級醫院治療標準尚未統一;患者隨訪數據分散,難以形成完整的全程管理體系。
據悉,針對這些痛點,該院依託省級癌症防治中心,正在建設覆蓋全省的淋巴瘤全程管理&&。&&具備數據整合、遠程協作和質量控制三大核心功能:能夠完整記錄患者從初診、治療到隨訪的全流程數據;通過MDT多學科會診機制為基層醫院提供標準化診療方案,實現“患者在縣級醫院就能獲得與省級醫院同質的診療建議”的目標;同時建立統一的診療路徑和評估標準,確保各級醫療機構規範執行。在人才培養方面,醫院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定期開展規範化培訓課程,由固定專家團隊負責授課;通過醫聯體機制,將培訓資源下沉至縣級醫院,實現培訓全覆蓋。
“我們致力於通過信息化手段,真正做到‘數據多跑路、患者少奔波’。”周輝&&。下一步,醫院將重點推進隨訪數據的標準化採集和智能化分析工作,這一創新模式將為提升診療效率、實現全省淋巴瘤患者的同質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DTP藥房的“全程護航”角色
在院外,DTP藥房成為銜接醫院與患者的重要紐帶。湖南省某DTP藥房負責人指出:“藥師的角色已從單一的藥品供應的服務人員轉向更為多元的既提供藥品供應,也提供患者健康管理服務的人員,聚焦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淋巴瘤治療周期長、費用高,藥師團隊通過協助醫保報銷、慈善贈藥申請等,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患者用藥後出現疲勞、噁心等症狀時,常因焦慮過度解讀。”該負責人提到。藥房建立不良反應分級響應機制,通過定期電話隨訪評估患者狀況。針對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藥師團隊通過定期回訪提供科學指導,緩解焦慮情緒。
從“治療斷裂”到“全程閉環”的質變
通過院內外協同管理,患者生存質量與診療效率實現雙提升。患者治療脫落率有所下降,初步形成 “小病在基層、大病到省級、康復回社區” 的有序流轉模式。對患者而言,從 “單次診療” 轉向了“全周期照護”。
談及模式升級,周輝強調,醫院與藥房的深度協同依託兩大機制:一是 “能力共建”,醫院定期為藥房藥師提供臨床培訓,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二是 “技術賦能”,通過信息化&&實現院內處方流轉與院外用藥數據回傳,確保治療方案無縫銜接,實現同質化管理。“我們希望通過多方協作,讓患者無論在哪個醫院、哪個藥房,都能享受到同質化、規範化的醫療服務。”周輝&&。
以“同質化”撬動“普惠化”
談及未來,周輝勾勒出“智慧醫療”藍圖:“借助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我們將打造‘預測-診斷-治療-康復’全鏈條智能化管理體系,讓基層醫院也能具備腫瘤精準診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