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通用技術集團醫療健康養老業務媒體采風活動首站在京舉辦。活動現場同時舉行了集團所屬航天中心醫院睡眠醫學中心揭牌儀式。通用技術集團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姚建紅,航天醫科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杜繼臣,航天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繼來、神經內科主任王培福共同為睡眠醫學中心揭牌。集團所屬有關單位負責人和近20家媒體的記者共同見證揭牌儀式。
睡眠醫學中心的成立,是航天中心醫院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解決日益嚴重的睡眠障礙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通用技術集團所屬醫院2025年為民服務十件實事”的具體措施之一。
航天中心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丁明超介紹,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睡眠問題早已超越單純的“失眠”範疇。我國有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而公眾認知率不足20%。這種認知滯後導致許多患者直到併發抑鬱症、阿爾茨海默病甚至心腦血管疾病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作為三級公立醫院,我們有責任打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碎片化診療模式,讓飽受睡眠困擾的患者不再輾轉於多個科室。這正是我們籌建睡眠醫學中心的初心所在。”
結合自身優勢,航天中心醫院成立睡眠醫學中心,創新建立“全鏈條睡眠診療體系”,整合神經內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等十余個學科近40位權威專家,構建了從門診篩查、精準檢測到住院干預的完整閉環。
同時,睡眠醫學中心打破傳統診療模式,設立了聯合門診和多學科聯合會診(MDT)門診,對複雜病例開展多學科“一站式”診療,年服務能力可達3萬人次;開展中西醫協同診療,在傳統多導睡眠監測、正壓通氣治療的基礎上,融入了中國傳統醫學的中醫體質辨識、針灸療法和睡眠認知行為訓練。
作為緊密型醫聯體核心醫院,航天中心醫院還構建了分級診療網絡,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所屬社區中心設置睡眠小屋,派駐醫院專家團隊到社區中心定期坐診,疑難重症患者轉入醫院本部由多學科團隊開展精準診療,形成“篩查評估-分級干預-精準轉診”的全鏈條服務閉環,打通健康服務“最後一公里”。
據介紹,醫院還將深化"産學研醫"協同創新機制,與高校合作研發VR睡眠放鬆訓練系統,推動治療技術智能化;開展褪黑素受體基因、腸道菌群等前沿研究。
當日,航天中心醫院還正式發布兩項成果——《航天中心醫院睡眠醫學中心診療規範》(以下簡稱《診療規範》)與《通用技術集團睡眠醫學中心建設標準》(以下簡稱《建設標準》)。
《診療規範》以循證醫學為基礎,覆蓋從流行病學、診斷到個性化綜合治療的全流程,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獲得規範化、精準化服務。《建設標準》參考《中國睡眠醫學中心建設指南》,結合醫院實際與集團醫院建設情況,由專家共同討論形成,從硬體配置、組織架構、信息化功能配置等多維度,為集團內醫療機構建設高質量睡眠醫學中心提供了“通用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