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行記|“豆腐村”裏的“共富經” 有且不僅有豆腐-鄉行記-新華網

鄉行記|“豆腐村”裏的“共富經” 有且不僅有豆腐

  2022年以來,黃山市屯溪區按照鄉村振興的要求,對南溪南進行了品質提升,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探索形成“以清開局、以拆破局、以整提升、以管促效”的村莊環境整治路徑。村莊環境變美了,吸引了很多“新村民”的到來。《鄉行記——新時代中國鄉野調查》南溪南篇(下),讓我們一起看如今的南溪南,如何建立健全共融共富模式,帶動強村富民。

鄉行記·新時代中國鄉野調查|“大黃山”下的古村機遇:“創意食尚”南溪南

  新華網記者 黃浩

  “白墻黛瓦馬頭墻,回廊挂落花格窗”。簡練、大氣的院落留白,讓徽派古建築的視覺效果充分延伸,塑造出風雅、開闊的空間意境。看起來簡單的模樣,卻藏著無限的可能。

  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徽派古建築富集的黃山各地巧妙地將這種“留白美學”活化為傳統村落的建設邏輯。近年來,通過“古村留舊”“生態留綠”“開發留白”等舉措,力圖將傳承千年的徽州古韻打造成興盛當代的美學樣本。一幅全新的“新安山居圖”畫卷正徐徐展開。

  “留白式的發展”究竟給黃山的傳統村落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新華網“鄉行記”欄目組沿新安江而上,走入西溪南村和南溪南村,在被喻為“黃山母親河”兩側傳統村落的變化細節中,試圖還原當代“新安山居圖”的繪制路徑。

  今日播發“‘創意食尚’南溪南”。

  “出則都市繁華,入則古村田園。”吳小平説,這是他在跟吳志明反覆交流村建工作經驗後,雙方得出的共識。

  吳小平是南溪南村的黨支部書記,吳志明是西溪南村的黨總支書記。共同的姓氏從一個獨特角度顯示著兩個“溪南”古村之間微妙的關係。

  同樣都是吳姓大村,同樣是傳承千年的古村,同飲新安江一江水……不同的是,西溪南開發較早,在享受如織遊客帶來的文旅産業紅利時,南溪南還在考量如何才能把相近的古建和文化資源開發出來。

  2022年7月,南溪南和西溪南兩村簽署協議,開始結對共建。初衷就是,讓南溪南盡快發展起來,讓新安江畔兩顆“溪南明珠”交相輝映。

  從這一年開始,兩村部分村幹部互相挂職,聯合開展創意活動,定期開展鄉村運營交流會,共建鄉村振興美學小組……

  吳小平説,通過共建,南溪南堅定了“留舊”,保護古村肌理和“微改造”開發的理念已經深達每個村民心中;持續“留綠”,通過環境改造和“美麗庭院”評比,讓村子整體靚麗起來;在創意開發中,不斷激發村集體經濟“活力”……

  “和西溪南相比,現在‘入則古村田園’已經進入開發正軌,但南溪南必須走一條和西溪南不一樣的路。”吳小平説,平時他喜歡一個人繞著村子走走。看村裏的幾十幢古民居,看村頭的那兩座古牌坊,更是在盤算著村子的未來。最終,南溪南集體決定把豆腐作為發力的一個核心點。

  南溪南是黃山市內遠近聞名的豆腐村,古法豆腐制作技藝在這裏已經傳承了800多年。近年來,該村致力于把豆腐作坊打造成“放心坊”“美麗坊”“致富坊”。

  位于村中心的汪家豆腐坊就是南溪南“三坊”的典型。

  汪敬耀和程年君這對“80後”夫妻是汪家豆腐店的主人。2016年,他們回村創業。為了讓遊客可以看到完整的古法豆腐制作工藝,他們第一批在豆腐坊外墻安裝了玻璃,實現了“明廚亮灶”。程年君説,豆腐制作更透明,“汪家豆腐”的品牌也更響亮了,許多遊客和周邊市民紛紛前來購買豆制品。2023年毛收入有100多萬元。

  在“明廚亮灶”的背後,遊客看不到的地方,村裏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支撐了豆腐産業的發展。

  “以前村裏流傳著一句話,南溪南地上有條‘污水龍’。”吳小平坦言,“污水龍”指的就是做豆腐産生的污水。他介紹,為了化解這一污染難題,一方面村裏集中開展了代替燃煤鍋爐行動,升級改造豆腐作坊硬體設施;另一方面,向上積極爭取1500多萬元專項債資金,實施“整村雨污分流”項目,將豆腐制作産生的污水裝進管網,讓“污水龍”的頑疾得到根治。

  “現在全村有已有新式豆腐作坊23家,帶動了200余人的就業。”吳小平説。

  豆腐産業的興起,讓南溪南看到了特色美食的潛力。

  思路起于豆腐,卻不止于豆腐。美食文化的IP還可以提升。記者了解到,南溪南村集體租賃了村內10棟閒置房屋,引進第三方運營團隊上海藍鎮文旅,圍繞豆腐村的主題,共同打造了南溪南“食尚街”豆腐特色文化美食項目。

  卓文的小食堂就是“食尚南溪南”項目引入的業態。當地人熱情地稱呼卓文為黃山的“洋女婿”。這個生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90後”小夥子,特別喜歡徽菜,一有空就向當地名廚學藝。他把西餐做法融入徽菜,創新了“臭鱖魚披薩”等菜品。這道“臭鱖魚披薩”,2023年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吸引了大量粉絲。卓文愛人邱桐説,現在幾乎每天都會有粉絲慕名前來品嘗。

  除了卓文的小食堂,南溪南“食尚街”一期項目對外運營以來,已經形成了幸福豆茶鋪、種豆得豆小吃店等十余家美食業態。

  吳志明説,“古村活化+美食IP+創意運營”,這是南溪南自己的模式。但吳小平並不滿足于此,“不僅要引流,讓更多的人到南溪南來,更要讓南溪南的豆腐産業走出去。”

  吳小平介紹,目前村裏已經成立了鄉村振興強村公司——黃山幸福篁南集體經濟管理有限公司,設立豆制品品牌,統一包裝銷售,從本地市場逐步延伸到網絡銷售。公司成立後,已有“小阿東”“花山謎窟”“千裏”“菱絡小饞貓”等多個茶幹品牌推向全國市場。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南溪南僅豆腐産值一項就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

  更為關鍵的是,一個豆腐産業,一條“食尚街”,讓南溪南理順了“村民、村集體、強村公司、社會企業”這四個主體之間的關係。吳小平説,這對南溪南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此次採訪調研中,吳志明和吳小平都反覆強調,對古村未來的發展,在資源和規劃上要留有余地和介面。這是“後發優勢”。

  事實上,兩顆“溪南明珠”和黃山其他數百個傳統村落一樣,還有一個更宏大的發展視野和機遇——“大黃山”。

  “大黃山”概念,在2022年2月安徽省發布的《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范區“十四五”建設發展規劃》中首次被明確提出,范圍包括黃山、池州、宣城、安慶4市,18個縣(市、區)。

  2023年11月末,黃山市委組織了一次特殊的考察——跨越千裏,遠赴山西太原晉中等地,深入考察當地歷史遺址保護、文物保護利用、文旅融合發展、街區業態培育等情況。

  據《黃山日報》報道,回程路上,參加考察的人員圍繞考察所見所聞,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期間,黃山市委書記淩雲曾發出了“靈魂三問”:什麼是大文旅時代?“大黃山”如何搭上大文旅時代的快車?如何建設“大黃山”核心高地,真正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可以説,這是在黃山市文旅局2023年9月發布《關于深化文旅融合建設旅遊強市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的實施意見》後,黃山市委對“大黃山”的再一次深度思考。

  黃山市文旅局局長吳小勝表示,要圍繞黃山、徽州(兩個)頂流IP,國際、城市、鄉村(三個)會客廳,“山水村夜”(四個)新坐標係以及“五個之城”“七個強市”“1+7+N”總體布局等,進一步構建宣傳行銷體係,塑造黃山多元化城市形象。

  從這一段回答中可見,“大黃山”未來的發展,“村”的點位很重要。由此,“新安山居圖”定將再添新彩。

  策劃:錢彤

  監制:周紅軍 王雷 徐明偉

  制片人:馬軼群 萬方 徐金平 王子暉 孫佳悅 湯陽

  記者:張海鵬 黃浩

  文案:陳凱茵

  編導:解嘉蕊

  編輯:杜蕙 曹瀅 閆雨昕

  統籌:張楨 李東標

  外聯:劉洋 張麗冬

  攝像:曾健 韓文哲 車金祥

  剪輯:呂進 高魁 王子鵬

  設計:姜子涵

  包裝:張治國 鄭鋮 劉佔帥

  錄音:朱李傑

  終審:劉君

  特別鳴謝

  黃山市委宣傳部

  徽州區委宣傳部

返回首頁

掃描至手機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