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樓建於15至20世紀期間,主要分佈在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漳州市南靖縣、華安縣。因其大多數為遷徙至福建的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築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
【糾錯】 【責任編輯:杜蕙】
福建土樓建於15至20世紀期間,主要分佈在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漳州市南靖縣、華安縣。因其大多數為遷徙至福建的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築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