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英烈精神,匯聚復興偉力。近日,由退役軍人事務部主辦的“學思想 頌英烈”全國英烈講解員大賽正在火熱進行中。“他們心中的英烈故事”欄目將從參賽選手的作品中挖掘15個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跡,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本期由四川省眉山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講解員趙憶講述陽廷安的兩不怕精神。
2019年10月1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由功勳榮譽戰旗組成的方隊氣勢如虹地經過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在這100面戰旗中,有一面以班長名字命名的戰旗——陽廷安班戰旗,尤其地醒目。這面戰旗背後凝聚的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兩不怕精神。
駐藏第77集團軍某旅“陽廷安”班開展單兵戰鬥動作訓練(2021年1月2日攝)。新華社發(郭朋 攝)
1962年印軍第七旅越過麥克馬洪線入侵西藏,中央軍委命令西藏軍區進行自衛反擊。10月20號早晨7:30,我軍開始炮火急襲,7:42,陽廷安所在的二連迅速插至卡龍西南側,按預定計劃發起了攻擊。六班,是二連選定的尖刀班,在攻堅中擔任先鋒任務,而班長正是陽廷安。槍林彈雨中戰士們問道,“班長怎麼辦?”“必須把敵人的暗堡端掉”陽廷安命令道。敵軍暗堡集中火力向着正在前行的陽廷安班發出猛烈射擊,陽廷安拼盡全力,衝到了敵人視線的死角,以雷霆萬鈞之勢撲向暗堡,拉響了手雷,扔進了暗堡。
就這樣,陽廷安帶着戰士勇猛衝擊,逐堡攻擊,約半小時攻克印軍18座地堡,無一傷亡。可敵人的暗堡實在太多太堅固,部隊進攻受阻,戰士們接二連三地犧牲。陽廷安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高聲吶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來,打進去!”在穿越阻礙時,陽廷安被子彈打中壯烈犧牲,年僅24歲。
陽廷安犧牲後,副班長曾祥智接過指揮權,悲憤地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班長報仇。”6班戰士一聲聲怒吼氣壯山河,最終6班8人參戰7人壯烈犧牲。此戰,六班8名勇士前仆後繼,與五班一道,共攻克地堡27個,擊斃印軍55名,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用身軀守護了身後的人民。
1963年2月,西藏軍區原司令員張國華向毛澤東主席匯報情況時,這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得到毛主席高度讚揚與肯定,著名的“兩不怕”精神從此叫響。同年3月,西藏軍區為陽廷安追記一等功,國防部授予其所在班“陽廷安班”榮譽稱號。兩不怕戰鬥口號激勵着全國軍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強敵。為什麼戰旗這樣紅?是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是無數先烈滋養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