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11/ 11 11:13:48
來源:環球網

為啥醫學影像檢查不是“拍立得”?

字體:

    從“熱身”到“起跑”,然後到“往返跑”……一張CT片完成一次“接力長跑”要多久?

    影像數據在不同的流程、崗位和科室中流轉,每一份報告的背後,都要經過哪些“人”的評估?

    素未謀面的護士與醫技師,看不見的醫生,甚至是隱藏的AI。新型科技的力量正越來越廣泛地融入診療,發揮“助攻”作用,讓“數據”跳脫時間的限制,跑得更快,讓“會診”脫離空間的掣肘,走得更遠。

    盡管我國從1991年開始普及CT至今已經30年,但不少群眾只知道CT叫電子電腦斷層掃描,俗稱“拍片”,對怎麼拍不甚了解,只是直覺該像“拍立得”那樣拍完即取。

    到底,從主診醫生開出CT檢查單的那一刻開始,CT所産生的數據是怎樣為患者“跑路”的呢?我們走進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從CT檢查登記處開始,拜訪每一個流程,了解一份CT影像報告的誕生。

    “快門”按下前:確保患者知情,消除不必要的焦慮

    從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住院部一樓大廳往裏走,就是醫學影像科。跟大廳人聲喧囂比起來,這裏顯得比較安靜,但空氣中彌漫著焦灼。

    靜坐在候診區的患者神色凝重,時不時望向大門開開關關的檢查間,聽到醫生喊到自己的名字便立馬起身走進去,也有的患者看到醫生或者護士走出來,便見縫插針拉著詢問各種問題。

    但醫學影像科對大部分患者而言,仍是一個神秘的“暗室”。患者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操作CT的技師就是負責“拍片子的”。

    當惴惴不安的患者到達護士站時,CT前的“熱身”之旅就要開始了。主管護師沈霞和同事不僅要為患者收表登記,還要根據申請單,詳細咨詢了解患者檢查項目和病史,評估其身體狀態,確保患者知曉檢查流程並同意接受檢查。這些工作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完成。

    影像檢查的第一步要為患者講解檢查流程及注意事項最常見的挑戰,是注射造影劑。沈霞介紹:“有時醫生會開出使用增強、甚至要用到高壓注射的檢查申請單。”對于大部分人來説,“增強”“造影劑”“高壓注射”這些醫學名詞都很陌生,有些患者在網上搜到有些造影劑含有重金屬成份,當場就嚇怕了。“增強是一種影像技術,利用造影劑加強血管顯影,在操作時需要把藥物從靜脈注入血管內,再進行影像掃描,增加對病灶分析的資訊量,以便對病灶進行定性分析,甚至作出明確診斷。有時需要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造影劑注射到人體組織或器官中,進一步提高病變分辨率及確診率。現在CT檢查使用到的造影劑基本上用的是碘,雖然是重金屬物質,但在人體內使用是相對安全的,對身體和血管的損傷並不大。”類似的科普,護士們需要耐心反覆地介紹給患者,做好拍CT前的“熱身”。

    如果患者不了解的話,可能會拒絕在知情同意書簽字,CT檢查將無法進行。 “心病還需心藥醫。”大約從8年前開始,沈霞開始學習心理咨詢師課程,將積極心理學知識運用到溝通中,希望幫助患者營造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患者越著急,我們就越不能急,語速要放緩,表情和溝通節奏要控制好。從患者的利益角度去跟他們分析和溝通,他們的感受好一些,內心的安全感會增加,CT檢查才會更順利。”沈霞説道。

    “快門”按下時:確保患者以最科學的姿勢接受檢查

    患者從護士站出來後,就要到檢查室接受醫學影像檢查,這也意味著患者的CT數據要正式産生了。醫學影像科醫技師葉乃力,就是按下“快門”的“攝影師”。

    “這跟拍照是一樣的原理,由于檢查部位和需求的不同,我們在檢查時會引導患者按照相應的姿勢躺下,有時連呼吸和心跳也要有所配合。”葉乃力介紹。以心臟影像為例,如果患者是正常的自由呼吸狀態,拍出來的影像可能會糊掉,所以需要引導患者在特定時候屏氣。

    患者的配合度會決定圖像拍出來的品質,這對閱片、診斷、寫報告以及臨床醫生的判斷,都是非常重要的。

    久而久之,葉乃力和同事也積累下一些“秘訣”,比如可以試著給患者身下墊東西;換著法子給難以屏氣的患者調整呼吸……直到確認患者擺出最符合檢查要求的姿勢,以及將呼吸和心跳頻率調整到最優狀態,葉乃力才能按下“快門”,讓海量的CT數據産生出來。

    與患者充分溝通並指導檢查姿勢,是成像品質的關鍵按一次“快門”只需要瞬間,從開始按下到完成需要5到10分鐘。但是,患者在檢查間一進一出,卻需要更漫長的時間。在CT檢查間內,有許多的工作,不是機器可以完成的——很多患者因身體狀況感到不安,再加上檢查時獨自待在狹小的檢查艙內,周圍環繞著復雜的醫療器械,緊張恐懼的情緒不斷增加。

    此時,檢查間外的患者家屬也經常一起著急。為此,葉乃力要時刻照顧患者的需求和情緒變化。跟攝影師按下快門就完事有所不同,醫技師必須在檢查前後都予以幫助。

    葉乃力記得,曾經為一位十幾歲的骨折少年做檢查的難忘經歷。為迅速確認骨頭詳細狀況,少年必須盡快被移到檢查間接受掃描。陪同的家長不忍孩子在移動時痛得大叫,遲遲不同意葉乃力將少年從病床上轉移到檢查間。

    葉乃力不斷耐心解釋,分析檢查對接下來治療的重要性,家長終于同意移動,孩子才得以及時確診。與臨床工作相比,患者對醫學影像科醫技師的接觸並不多。“醫學影像科好像‘偵察兵’,是臨床治療和手術離不開的‘眼睛’和‘指南’,許多疾病都須通過醫學影像科醫師明確診斷或輔助診斷。”

    葉乃力希望大家可以知道,在大門緊閉的檢查間裏,並非只有科學的神秘、機器的冰冷,同樣還有關懷的溫度。

    “快門”按下後:多管齊下讓病灶難逃“醫眼”

    當患者完成影像檢查後,影像數據會被送往醫學影像科醫生廖如芳和她的同事那裏,進行閱片、撰寫報告。

    這時,CT數據的“跑路”征程,也到了衝刺階段。這也是影像科醫生被患者和家屬“拽”得最多的時候。“一份報告居然要等24小時”是他們最常挂在嘴邊的不滿。“出片子的數量是每人幾十、幾百到上千張不等。以肺部CT為例,按照一位患者一次胸部CT檢查産生300張影像計算,單純依靠醫生肉眼閱片診斷,最快將耗費5到15分鐘。假如醫學影像科每天收到100位患者的檢查單,加起來一天大約就是3萬張影像。”這對閱片、撰寫報告工作是極大的挑戰。為了提高診治效率,醫學影像科多管齊下,現在除了憑靠肉眼去找出病灶、確定病症,還借助各種人工智慧技術和工具去閱片、定位病灶。“AI輔助診療可以幫助快速識別和標記出肉眼容易漏掉的細微病灶。像在去年,在騰訊覓影AI輔助診斷技術助力下,雷神山醫院拍片後馬上傳回我們醫院,30分鐘內就能出具準確的影像診斷報告,2個多月我們醫學影像科累計為24000多名患者進行了肺部CT診斷工作。”

    廖如芳認為,AI與人工協作的方式,大大減輕了前線影像醫生的工作量,幫助醫生避免小病灶漏診的情況,讓患者得到更及時的治療。AI輔助診斷技術的加入,提升了醫生的閱片效率,可以幫助醫生更快速地閱讀數量龐大的片子,出具更準確的檢查報告。

    但多年的專業學習和臨床經驗也告訴廖如芳,同一種疾病可能拍出不同的影像,不同的疾病也可能會拍出同一種影像。因此在閱片、診斷、撰寫報告的過程中,廖如芳會和患者、臨床主治醫師、不同醫學專科進行溝通,讓數據在不同的科室之間來回“往返跑”。“影像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我們不會單純憑影像做出診斷,而是通過多級診斷,為後續臨床指定治療方案提供準確的結果。”

    廖如芳介紹,醫院會針對疑難病例組織多學科聯合診療,多個學科醫生係統閱片,確定新舊病灶,為患者制定後續治療方案。“醫學影像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診斷資訊,例如腫瘤發展到哪一期,腫瘤定位在哪裏,再由臨床醫生根據學科對疾病治療制定的指南,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做出相關的治療推薦。”廖如芳説道。就這樣,從“熱身”到“起跑”,然後到“往返跑”……一張CT片完成了一次“接力長跑”,影像數據在不同的流程、崗位和科室中流轉,每一份報告的背後,都是影像科和其他科室團隊合力診斷的結果,當中包括患者曾接觸的護士、醫技師和醫生,也有許多患者不曾謀面的醫生,甚至是看不到的AI。

    融入數字化的手段後,報告出具的速度在不斷提升,用于更好地支撐前線診療。“門診和住院患者檢查後24小時後、急診患者1小時後可取到報告。”主管護師沈霞每天往復向患者介紹,安慰病人“焦灼”的等待。隨著5G的發展,從去年開始,醫學影像科還通過遠端會診等數字化診療方式,向基層醫療單位和邊遠地區輸送優質醫療資源。中南醫院已經有一臺整體車載移動方艙CT投入服務,並在去年支援了河北邢臺的疫情防控工作。

    這讓廖如芳對未來醫療科技的發展更加充滿期待和信心:“我還想像過,以後會不會可以實現在家閱片,在很緊急的狀況下,我們在家就可以工作,為患者診斷。我們當然希望通過影像去看到病因、病理學的診斷,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但現在沒有辦法達到。我們可以先達到一個短期目標,就是借助人工智慧去跟現有的病理診斷結合,減輕醫生的負荷,提高效能。”中南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徐海波教授介紹。徐海波認為,科技的進步助力了精準診斷,再通過醫生團隊之間的精誠合作,以及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未來影像檢查的發展步子將會邁得更快更大,也會讓治療變得更快速有效。當人工智慧和醫療的結合方式越來越多樣化,AI在醫療領域中的落地應用場景也將越來越多,從醫學影像分析到臨床決策輔助,從健康管理到智能導診,藥物篩選到新藥研發。人們期待,科技的進步,能讓AI發揮越來越可靠的“助攻”作用。

【糾錯】 【責任編輯:高瑞東 】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4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