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1月12日電(記者宓盈婷)“今天忘帶台胞證,沒想到可以用‘刷臉辦電’系統進行身份識別,真是太方便啦!”近日,在福建平潭國網海壇供電營業廳,台胞李如真在辦理企業用電增容業務時感慨道。由於廠區位置偏遠,若折返取證需一個多小時,依靠數字化辦電,效率大大提高。
平潭是大陸距台灣本島最近的地區,是“綜合實驗區+自貿試驗區+國際旅游島”政策疊加區。近年來,平潭先行先試,推出一系列舉措,持續優化台胞&企的生産生活環境。台胞“刷臉辦電”服務,讓台胞可通過該系統辦理新裝、更名、換表等19項業務。
在平潭上樓村,台胞傅韜丞的台灣白玉蝸牛示範基地同樣受益於“電管家”模式。初來平潭時,因設備跳閘,他的養殖棚溫度驟升,所幸供電所及時搶修,才避免了損失。此後,供電所為他定制用電諮詢報告,並開通綠色通道,加快辦理增容手續。“比在台灣辦手續還省心。”傅韜丞説。目前,傅韜丞養殖白玉蝸牛13萬隻,産品銷路好。
台胞&企共享職工之家,為台胞職工打造溫馨“充電站”;台胞創業“一件事套餐”、個稅補貼“免申即享”、全流程醫療服務等舉措,便利台胞生活;以“跨部門數據共享+流程一體聯辦”為核心,推動身份信息兩證互認……隨着一系列惠&措施落地,越來越多台胞選擇在平潭落地生根。在上樓村,已有30余家台資企業入駐。
近年來,平潭依託區位和政策優勢,推動海峽兩岸跨境電商、海運快件等業務快速發展,對台貿易額從2013年的約10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200億元。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