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0月11日電(記者喻珮)11日,“隔海呼喚祖國的台胞心聲——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80周年”圖文展在位於武漢市的湖北省圖書館開幕,吸引來自台灣苗栗縣、嘉義市等地民眾,以及在鄂台胞、兩岸青年學生代表等數百人參與開幕式,並觀看展覽。
該展覽通過450余張歷史照片和3.5萬餘字的文字敘述,展示了16世紀初至1945年間,台灣所經歷的西方殖民主義者覬覦、鄭成功收復台灣、清朝建省、武裝抗日、反殖民文化抗日、少數民族抗日、抵抗“皇民化”、民眾呼喚祖國、回歸光復等重要歷史事件。其中多篇詩文、多幅圖片為首次展出。
“台灣走過的曲折歷史,恰恰反映了台灣在中國近代史中的悲劇性。我們應該讓悲劇的歷史得到應有的重視,從而讓人們有智慧地去面對和解決歷史遺留的台灣問題。”本次展覽策展人、台灣知名作家、台灣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藍博洲説。
藍博洲曾於2021年4月、9月分別在武漢舉辦“跨越海峽的青春之歌——日據時期台灣學生反殖民鬥爭”圖文展和“反殖民與台灣光復——日據時期台灣歷史”圖文展,均是針對“台獨”史觀的批判。這次新展覽歷史縱深更長,尤其是新增了文化抗日階段台灣成立各種團體、發布各類宣言的史實,讓觀眾看到台灣同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祖國認同。
湖北省委常委寧咏在展覽開幕式致辭説,8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豐功偉績,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珍貴記憶。今天,兩岸同胞更應該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同心攜手推進兩岸關係向好向前發展。
“展覽幫助我拓展了歷史觀,對青年學生的意義特別重大。”在武漢大學學習中國史的澳門學生朱浩聰説,他對展覽中台灣少數民族抗日的內容印象深刻,讓他得以了解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並肩作戰、共抵外侮的歷史,深刻體會其中的祖國意識和愛國情懷。
台灣學生、武漢大學法學碩士研究生吳亦喬觀展後對記者説,這次展覽讓他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台灣抗戰歷史,體會到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真情實感。
據悉,本次展覽由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台灣辜金良文化基金會主辦,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台灣光復80周年。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