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點筆記丨民進黨漲電價,台灣各行各業“傷很大”-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02 19:32:02
來源:新華網

駐點筆記丨民進黨漲電價,台灣各行各業“傷很大”

字體:

  新華社&&4月2日電 題:民進黨漲電價,台灣各行各業“傷很大”

  新華社記者趙博、齊菲

  4月起,台灣新版電價費率“上路”,工業、家庭及小商家用電全面調漲,平均漲幅為11%。據記者觀察,3月22日方案公布以來,台灣社會的反應用“民怨炸鍋”來形容毫不為過。輿論直指,電價上漲點燃物價上漲的“狼煙”,各行各業深受其害。有專家疾呼,能源政策不改,“漲電價就是個無底洞”。

  關於此次漲電價,&&&強調“吃大戶”原則。每年用電量5億度以上、用電連續兩年增長的企業,被列為“用電大戶”,設四級漲幅,分別為15%、18%、21%、25%。據島內媒體報道,這類企業多為半導體廠及數據存儲商。“一般工業”漲幅則為7%至14%,約有44萬家産業用戶受影響。

  方案公布後的首個立法機構質詢日,有民意代表公布,測算顯示,半導體龍頭企業&積電每年用電成本將增加170億元(&&&,下同)。“元大投顧”3月底發布研究報告也指出,存儲器、封測、面板等半導體行業均為高用電産業,受電價調升影響較明顯。

  最受衝擊的還數傳統産業。“元大投顧”報告説,鋼鐵、水泥、航天等産業獲利將減少4%至12%。以鋼鐵業為例,生産1噸鋼筋約需450度電,推估每噸鋼材需漲價180至230元才能抵消成本上漲。

  剛閉幕的台灣2024工具機展上,記者詢問廠商電價問題。一位&&的工廠負責人説,台灣工具機行業早已無價格優勢,“電價説漲就漲,産品卻沒有漲價空間,成本只能是業者默默承受”。

  此次漲電價名為“吃大戶”,實則“全民有份”。民生用電分成4級調漲,以每月用電330度、700度和1000度為界,漲幅在3%至10%。這與過去千度以下民生用電不受影響的做法大相徑庭。

  疊加台灣行之多年的“夏月”政策(6至9月電價上浮),有媒體測算,三口之家每月電費逼近2000元。有網友戲稱,想在炎炎夏日將電費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就得學會“瞄着電表開空調”。

  連日來,標榜“節能省電”的空調佔據島內各大報紙廣告版面。&&一場家電展上,“一鍵節能40%”“連接App試算電費”等功能的電器大受歡迎。甚至有烘衣機以煤氣取代電力,商家介紹比傳統用電型省電超過30%。

  此次漲電價,壓力最大的是商家。根據方案,小商家用電以700度、1500度和3000度為界,漲幅在3%至10%。約有91萬戶小商家受影響。而&經濟事務主管部門還連連“喊話”店家不得以電價上漲為由調漲售價。

  記者在&&南港一家涮涮鍋餐廳了解到,不到30平方米、只有十幾張桌子的店面,全部使用電磁爐,每月用電就已超過3000度。許姓老闆説,去年漲過一波電價,每月電費增加近1萬元,套餐價格略微上調了10元。今年電價又漲,若再上調價格怕影響客流,“可如果實在漲得吃不消,也只能相應提價”。

  台灣觀光旅館公會日前&&,旅館每天需要用電,電價佔成本支出大約兩三成。今年平均房價比去年高出每天100至200元,考慮用電成本,明年可能還要上漲。台灣鐵路公司近日證實鐵路運輸票價將調漲,另有醫院、電信等行業都“放風”將相應漲價。

  &&&“主計總處”估算後&&,電價調漲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直接影響0.12個百分點,今年台灣CPI增幅可能突破2%。

  台灣電價調整頻率為一年兩次檢討(4月和10月),電價調整幅度定為正負3%的區間。此次,由於&&累計虧損已達3000多億元,&&&“不得不”全面調漲電價。對此,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一語道破:“不是電價不足造成虧損,而是政策造成虧損。”

  “非核家園”被稱作民進黨的“神主牌”,民進黨2016年上&後不久就在&立法機構通過相關法案,電商的發電配比必須符合能源政策目標(天然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2025年前徹底關停核電。2022年,民進黨當局又推出新的“減碳目標”,計劃2030年電力配比調整為“523”,即燃煤降為兩成、再生能源提升到三成。

  台灣經濟專家朱雲鵬在專欄文章《電價非漲不可?請先檢討能源政策》中指出:“能源結構中,把發電成本低的比重下降,把發電成本最高的綠電和次高的天然氣大幅上升,所有的負擔都由&&和中油承受,怎麼可能長期承受得起?”

  有島內網媒盤點,2016年民進黨上&迄今,電價只漲不降,先後調漲4次,漲幅累計高達33.4%。

  &《經濟日報》社論説,這次電價大漲為蔡英文的能源政策畫下遺憾句點。&&生産體系與國際能源價格過度聯動,就不可能有穩定電價;扭曲發電配比與高價外購電力,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生産成本。“能源政策不改弦易轍,電價波動就會嵌入我們的生活,也將成為執政績效的長期痛點。”

【糾錯】 【責任編輯: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