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送別黃永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7 23:01:59
來源:新華網

特寫:送別黃永松

字體:

  黃永松生前照片(圖為他站在漢聲書店的門前)。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

  新華社臺北3月27日電 特寫:送別黃永松

  新華社記者趙博、齊菲

  27日中午,臺北市立第二殯儀館至真廳,一場簡短而溫馨的告別式正在舉行。親朋好友相聚,一同送別臺灣知名出版人、《漢聲》雜志創辦人黃永松。

  黃永松1943年生于臺灣桃園,1966年畢業于臺灣藝術專科學校,1971年創辦英文版雜志《ECHO》,記錄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1978年,《漢聲》中文版創刊,至今已出版200多期,很多內容成為業內田野調研與文化整理的樣本。

  過去半個多世紀,黃永松與《漢聲》團隊奔走兩岸,搶救、挖掘、整理民間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産。

  “黃老師主張‘小題大做’。每個專題都要經過長久準備,扎下很深的根。”漢聲出版社總經理溫碧光説,這也成為“漢聲人”堅持的工作作風。

  “山西面食”“貴州蠟染”“福建土樓”“老北京的四合院”“蘇南水鄉婦女服飾”“西北高原的花兒會”……主題式的調查報道、精美的圖文講解,形成《漢聲》獨樹一幟的風格。

  2006年,美國《時代》雜志推出“亞洲之最”專題報道,將《漢聲》雜志選為“行家的出版品”。2013年,黃永松獲得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頒授的年度“中華文化人物”稱號。

  3月4日清晨,黃永松辭世,享年81歲。

  伴隨著輕柔的鋼琴曲,告別式有條不紊進行著。近200名前來吊唁的各界人士,擠滿了靈堂。人們觀看記錄黃永松生平的短片,依次上前鞠躬致意,向這位可敬的老人做最後道別。

  黃永松生前好友莊靈、陳夏生夫婦,相互攙扶著來到告別式現場。談起對黃永松的思念,兩位老人的眼角泛起淚光。

  30多年前,陳夏生與《漢聲》合作出版《中國結》,成為第一本講解中國傳統結飾技法的專書,也推動“中國結”成為華人世界家喻戶曉的文化符號。2011年,通過黃永松“牽線”,寧波慈城設立“中國結”專館,實現了陳夏生在大陸辦展覽的心願。

  “黃先生為人友善大度,只要是對傳承文化有幫助的事,他都樂意去做。”陳夏生説,黃永松從不要求所教授的年輕編輯只為《漢聲》服務,而是鼓勵他們去往各處發光發熱。

  這份人格魅力,成就了《漢聲》的美譽,也影響了一批有志于從事文化工作的年輕人。

  臺灣音樂人許常德曾于20世紀80年代在《漢聲》工作。追求完美是他對黃永松最深刻的印象。每本書至少校對6遍,第一行和最後一行不能有標點符號,連續三行有標點符號“切斷閱讀”的感覺就必須調整,“他甚至不在乎成本,常讓總編輯急得跳腳”。

  許常德説,後來自己轉到唱片業,歌詞印刷不允許出錯,視覺包裝要請最優秀的美術編輯。“這些都是《漢聲》給我的養分。”

  黃永松曾在《漢聲》第19期推出“臺灣的泉州人”,後來又做“臺灣的漳州人”“臺灣的客家人”,完成了島內主要群體的尋根系列報道。

  數十年來,他協助大陸高校開辦鄉土建築與民間藝術研究所;將古城聚落規劃成博物館群,建立文化創意産業垂直整合基地;在北京等地建立《漢聲》辦公室,培養青年人才……為文化傳承,他步履不停。

  黃永松辭世,來自大陸友人和文化同業的花籃,擺滿了至真廳外的過道。挽詞切切,道盡這些不能來到現場的大陸友人的思念與緬懷。

  “黃老師的離去,不會改變《漢聲》雜志的工作形態。”溫碧光説,眼下正與江西方面合作廬陵文化專題。就像黃永松在世時那樣,《漢聲》團隊將細細尋訪梳理,繼續“一步一個腳印”做好這期報道,以及未來的更多報道,“這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糾錯】 【責任編輯: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