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月2日電 題:知其難為而為之——訪痛批“去中國化”課綱的台灣教師區桂芝
新華社記者陳鍵興
“‘去中國化’幽靈下,台灣淪陷在黑暗的教育深淵!”“現行課綱缺德、無恥!”“台灣的教育政策無知無情自斷文化經脈,讓孩子失去深入學習自己文化的機會。”……去年12月以來,一位台灣中學語文教師屢屢發出沉痛而憤慨的呼告,與教育界人士聲討痛批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引發兩岸社會強烈共鳴。
她是怎樣的人、怎樣的老師?她因何能迸發振聾發聵的聲量?對於教育,她還在思考什麼?帶着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第一女子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
家教
基隆,1963年,區氏夫婦第六個孩子在這座台灣北部港口城市出生,取名桂芝。
“父母1949年前後離開內地,去了香港。父親受到港英殖民當局迫害,1958年全家來到台灣。”區家先後落腳&&、淡水、基隆,舉目無親,生活“非常慘澹”。
頭幾年,她父親找不到穩定工作,全家在淡水住的房子是茅草蓋頂。“孩子一個個出生。那時,很多人家都食指浩繁,我家孩子8個,更艱難。經朋友介紹,爸爸到基隆的造船廠當工人,全家不再輾轉流離,但依然貧困。每到繳學費,母親就要找人借貸。”
“當時有些人家,小孩多養不起就送人或賣掉。”區桂芝感念地説,“父親收入微薄,哥哥姐姐早早畢業,出來賺錢,讓我們能接受完整教育。”
區桂芝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母親本不識字,靠自學能夠讀書寫信。“我們從小在家受的是中國傳統教育。父母告誡我們,做人清清白白是第一要件,不可違背良心。”
“父母不要求我們學習多好,但強調‘人窮志不可短’。”區桂芝坦言,她走入社會後對工作責任心強,首先因為家教,也來自當年學校教導要“誠意正心”。
&&第一女子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攝
講&
&&,1983年,區桂芝考上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
選擇這個專業其來有自。高二時,老師以“炎涼世態”為題佈置作文,區桂芝得了高分,這個鼓勵影響了她往文學方向發展。
30歲時,區桂芝也成為中學語文教師。“我教書比讀書用功,教學相長,愉快而充實。”她説。
一晃30年,她堅守教學一線,親歷台灣教育環境變化。“孩子越來越受到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西方觀念影響,傳統教育卻不斷弱化。”她説。
“我始終告訴學生,品德遠比成績重要。沒有禮義廉恥等道德觀念作基礎,社會就會滋生亂象。”她認為,守住文化根源才不會錯亂,“課堂上多培養一個君子,將來社會就少一個敗類”。
原本區桂芝專注三尺講&,認為講好課就是對學生負責。然而,民進黨當局推出的2019年新課綱使“去中國化”教育亂象加劇,她的憂慮與日俱增。
“台灣政治因素干擾教育問題嚴重。”課上,她講中國傳統文化,有的學生聽到“中國”感到刺耳,表現出抵觸心理。“‘去中國化’教育思維下,‘中國’被異化為‘他者’,造成學生背離傳統,民族和文化認同就亂了。”
不久前在&&參加一場記者會,與教育界人士共同聲討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區桂芝請求讓她多講些時間。前一天晚上,她準備講稿到凌晨2點多,擱筆後久久不能入眠。
社會的講&上,區桂芝慷慨陳詞,視頻在網上迅速流傳,她始料未及地站上輿論場風口浪尖。
時值台灣地區兩項選舉前夕,有人質疑她“借機炒作”。“我們的教育歪了,我呼籲大家正視危機。説我‘炒作’,我就‘炒作’了。”她説,“現在看,正面迴響遠大於負面,讓我對未來抱有希望。”
“該説的就要説,該做的就要做。”面對綠營政客、媒體、網軍攻擊,她針鋒相對,持續發聲。
常對學生説希望彼此關係是“一日為師終身為友”,區桂芝得到來自校園的溫暖。
“這副對聯是學生送我的禮物。”學生書寫的遒勁行草與老師創作的激揚文字相得益彰:對文化逆流無懼迎頭而上,聯道統傳人有心舍我其誰。
“我拉着學生的手説,你就是我講的道統傳人。她沒有搖頭,臉上是少年純真的笑容。”區桂芝説。
學校收到過攻擊區桂芝的信函,她感到抱歉,但同事都説沒關係。“大家的表達含蓄但暖心,還有人主動幫我擋掉惡意的來電。”
區桂芝的家人無論在海外、島內、大陸,都給她“毫無保留的支援”。“哥哥姐姐説以我為榮,告訴我很多朋友通過他們表達讚許。”
道路
湛江,20世紀90年代,區桂芝的母親回到故鄉。返家的道路,走了數十年。
區桂芝父親過世後,母親每年都回老家過年。今年春節,區桂芝和弟弟照例會回去陪年逾九旬的老人。
“兩岸隔絕年代,爸媽無法知曉他們父母何時去世。這是歷史造成的人倫悲劇。”她説,“母親因沒能盡孝深感愧疚,回去後用重建老屋的方式自我救贖。長輩承受如此不幸,我們和下一代必須思考,要不要延續這樣的民族苦難!”
1992年,區桂芝第一次回大陸,去寧波、紹興旅行。“大陸當時改革開放沒多久,物質條件還不好,但我被同胞情深深打動,銘感五內。”她説,當地朋友為接待她們,特意在家裏裝了抽水馬桶。
那次,區桂芝參觀了不少名人故居。“王羲之、徐渭、秋瑾、魯迅……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走進歷史現場,特別親切。”她回憶説,“長江、黃河曾只在課本裏,《龍的傳人》曾是最熱門歌曲。我沒下飛機,心就怦怦跳得厲害,胸中澎湃的是民族感情。”
“現在年輕人可能難以理解,因為傳統文化在教育和生活裏流失,他們受到的滋養微薄了。這是今天的困境。”她眉頭緊鎖。
教育界有識之士揭露的問題,橫亙在台灣社會面前。
“選舉前,有人説我是4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我要把臨時演員演成主角。”區桂芝語氣堅定,雙手握拳,“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恐原封不動。我們要聯結更多人來救教育、救孩子。這是長期抗爭的道路,要有知其難為而為之的勇氣。”
區桂芝希望兩岸年輕人多接觸,相互促進。“兩岸離久情疏,更應增進理解。因為政治上的干擾,包括外部因素,兩岸拉近距離面臨困難。但困難不代表做不到,因為文化和民族是天然的。”
“兩岸應在共同的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創新能力,共創華夏新文明。大勢所趨,同路人會越來越多,共同的夢想定會成真。”她説,“這個夢以文化為根,不是虛幻的。我們不能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