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5月30日电(记者章利新、尚昊)“在‘台独派’的逼压下,我下决心要重新认识我热爱的中国,我用20多年的时间努力读书,尽可能走遍大陆每一个角落,从书本中的中国走向实际上的中国。”台湾学者吕正惠在70岁时为自己文集写下的序言,概括了他的心路历程。
台湾学者吕正惠(右)在位于台北万华区的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吕正惠生长在台湾嘉南平原的滨海农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南部人。生性内向,惟喜读书,然而时代风云激荡,让这个安静的台湾知识分子冲破局促的岛屿书房,思考更加宏大的命题——何谓中国?如何讲述真实的中国?
中国情感
在台北万华区一个老社区,早已退休的吕正惠教授过着充实的读书生活。客厅里除了祖宗牌位、沙发和过道,几乎堆满了书籍。那些书名看似纷杂,却有一个中心:重新认识中国。
整整一下午,吕教授用带着浓浓闽南话口音的普通话,讲述思考心得,梳理自己中国情感、中国史观、中国理念的形成之路。
台湾学者吕正惠在大陆北大荒考察丁玲和萧红的生活足迹。受访者提供。
小学六年级,吕正惠离开南部农村,来到台北。初中后,他偏爱地理和历史,老师还没教到,他就把课本读完了。地理课上,老师分省份讲解,而他喜欢把各地地图摊在窗玻璃上,用白纸描下来,再仔细标出河流和城市。
“那时起,我就对中国山川地理非常熟悉。我对国家的感情,是透过一张张地图描绘出来的。”吕正惠说。
高中时,学校隔壁是旧书摊集中的牯岭街,他常去“寻宝”,从中熟识历代掌故,连起来成为一部中国史。他大量阅读中国史书、现代史资料,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又研读了大量古代文史书籍,“自然形成了中国意识和中国感情”。
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此事深深震撼了吕正惠。那年,刚大学毕业的他认知到:法理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是明确的,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那么台湾同胞当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
在吕正惠学生时代,台湾当局所谓的“大陆同胞”是抽象的,需要被“拯救”的。1971年后,因为坚持中国认同,他开始关注长期被妖魔化、刻板化的大陆和大陆同胞,进而反思当时岛内“亲美反共”的思想框架。
中国史观
长期积淀的中国情感,让年轻时的吕正惠自然而然接近岛内统派的立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些人开始在岛内公开主张“台独”,这让他困惑、痛苦甚至愤怒。
当时,有人问他“明明是台湾南部人,怎么会是统派”“中国那么落后,为什么还当中国人”……因为争论,他失去了一些朋友。
台湾学者吕正惠在苗栗农村陪大陆来访学者一起下田。受访者提供。
1992年,吕正惠毅然加入中国统一联盟,同时从新竹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位置上退下来。这是放弃学界“功名”之路的表态,宣示他决心公开主张他的中国认同。
“为了在‘台独’思想抬头的台湾,好好当一个中国人,我必须重新认识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加入统盟只是一个开始。”吕正惠说,上世纪90年代是他这辈子读书最认真的时期。“避居斗室,苦读群书,遐想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面对台湾岛内的‘去中国化’杂音,我要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统盟中的“老政治犯”给了他激励,其中陈明忠先生对他影响最大。吕正惠回忆说,陈先生出身大地主之家,天资聪明,一直学业优异,在当时的台湾,可从政或从商,也可成为大学教授,却早早加入中共地下党,走上革命道路,九死一生,从不后悔。
这些幸存的中共地下党人,让吕正惠深入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国的革命为什么会走上社会主义这条路?”他说,只有当你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现代中国的必然选择,才会真正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苦也最宝贵的时光。最艰苦,因为台湾像我这样想的人不多;最宝贵,因为我摸索出自己的历史观。”吕正惠说。
上世纪80年代之后,吕正惠花了20年时间阅读和思考,完成自我改造,走出了自己的认同道路。“我转换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我因此而自豪,并感到幸福。”他说。
中国理念
1987年两岸探亲开放后,吕正惠终于能跨越海峡,走进大陆各地,对祖国山川有更深刻体会。“我早年在窗玻璃上描中国地图时,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一天。我终于从课本上的中国走出来,走进广阔的神州大地,那是我从小念兹在兹的中国。”他说。
因为有对大陆的亲身观察,吕正惠认为,他40岁后的生活远比前半生要丰富得多。“我走过的、看到的、重新学习的,让我的中国观产生了很大变化,我关于世界文明的知识结构随之大为改变。随着中国不断发展,我的生命越来越充实。”
台湾学者吕正惠在位于台北市万华区的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尚昊 摄
进入新世纪以来,吕正惠看见更多希望。北京奥运会举办、“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完成……这些大事件让他确认,中国的现代化工程已站稳脚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民族走向复兴已是明摆的事实。
吕正惠依旧把目光投向过去,投向中国文化的深处。他深信,中国复兴的深厚根基,离不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现代知识几乎都来自西方,而那些已不足以看清世界的变化;我们要有温故知新的智慧和勇气,才对得起身处的大时代。
说到中国,说到传统,这位75岁的老人滔滔不绝,神采奕奕,尽管正遭受病痛折磨,刚结束治疗,他说还有心愿要完成,就是把课件整理出来,重新挖掘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对他来说,中国是古老的,也是全新的。
吕正惠说,“中国”作为一个理念,涵蕴一套有召唤力的价值与实践,能提供给人类新的安身立命以及与万物相处共荣的道路。这个理念也必定会给区域以正义、和平与尊严,为台湾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根本解决之道。
台湾正面临“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吕正惠渴望与更多台湾同胞分享思考,让大家重新看见真实的中国。“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总要为家乡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