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05 15:26:17
來源:新華網

根植“沃土” 創新“觸網”——在閩臺農用蘭花鋪就鄉村致富路

字體:

  新華社福州5月5日電(記者周義)“在網上和粉絲賞蘭花、聊蘭花,一來二去,顧客越來越多。”在福建漳州的直播間內,臺灣農民許傳輝一早就擺上幾盆蘭花,開始“帶貨”。

  “大陸蘭花市場規模大,我和好友在這裏養蘭、賣蘭、搞直播,規模越做越大。”經營“青心蘭園”的許傳輝在臺灣養蘭多年,去年注意到大陸電商直播市場火爆,與好友一拍即合,在漳州南靖建了3間直播間,實現蘭花種植、銷售、物流一條龍服務。

  3月1日,在福建漳州,臺農許傳輝在“青心蘭園”裏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早在1993年,南靖便迎來一批養蘭臺商。時隔30年,在兩岸蘭友共同努力下,南靖鋪就了一條助農增收的致富路,成為兩岸農業合作互利共贏的縮影。

  走進南靖縣“瑞德蘭園”,各式各樣的蘭花映入眼簾,散發淡淡清香。臺農張德胥和妻子在溫室裏悉心打理蘭花盆栽,不時為遠道而來的顧客介紹新品種。

  “從小受父親熏陶,我成了一個‘蘭癡’,這個蘭園承載了我們兩代人的夢想。”張德胥説,他父親是首批到南靖種蘭的臺農之一,引進島內蘭花品種和種植技術,並創辦這個蘭園。

  “以前南靖種蘭,因為土質不利于根系透氣,成活率低。臺農種蘭用碎木屑和鵝卵石,易生根、發芽,這種技術迅速普及。”張德胥説,臺商還帶來先進的組培技術和100多種蘭花新品種,幫助南靖蘭花産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為何選在南靖種蘭?張德胥説,南靖自古就是蘭花産地,有濃厚種蘭氛圍,靖臺兩地相近的語言、風俗、生活習慣也讓他倍感親切,快速融入。

  3月1日,在福建省南靖縣“瑞德蘭園”,臺農張德胥(左)向客人介紹蘭花品種。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大陸支援臺商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例如蓋大棚、翻新設備、購買農機等都有50%的成本補助。如今,張德胥的種蘭規模已達十萬盆。

  “符合條件的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可依法依規申請相關涉農補助資金支援”“支援臺灣同胞和臺資企業參與各類線上線下農産品訂貨會、對接會,拓展大陸內銷市場”……2021年,大陸出臺“農林22條措施”,帶來許多利好,讓張德胥的養蘭事業有了更多支援和保障,底氣和信心愈來愈足。

  歷經幾十載,老一輩臺農扎根這片沃土,新一代臺灣蘭農接續努力,來到南靖深耕蘭花産業。如今,南靖蘭花臺企已有30余家,年産值1億多元。

  近年來,南靖組織域內臺灣蘭花電商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幫助突破銷售瓶頸。目前,當地已建立蘭花專業網絡行銷隊伍200多支,全年網絡銷售總額逾10億元。

  “在直播間廣會蘭友,讓蘭花走出深閨天下識,由小眾變大眾,打開普通消費者的市場。”許傳輝説,兩小時直播通常能賣6000多元,去年全年銷售額約200萬元。

  如今,南靖被譽為“蘭花之鄉”,已成為大陸規模最大的蘭花集散地之一。“南靖縣已有蘭花種植戶2800多戶,擁有1000多個品種,年産9000多萬株,年創産值28.96億元,兩岸合作促進了蘭花規模化種植發展。”漳州市林業局花卉科負責人王進玉説。

  蘭花線下産業集聚逐步向線上優勢産業集群拓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兩岸蘭農交流互鑒、共同發展,攜手深耕大陸廣闊市場,催生了一個“美麗”的産業。“養蘭就是養心,我要推廣蘭文化,讓蘭花成為更多兩岸人民交流的媒介。”張德胥説,這是他對未來的美好心願。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2410112959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