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22 15:32:58
來源:新華網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

字體:

  新華網北京5月22日電(郭香玉)5月22日是第24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通過實施國家公園、國家植物園體係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成效,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步增長,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

  百山祖冷杉(國家林草局供圖)

  自第一批國家公園設立以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內野生東北虎達到70只左右,野生東北豹達到80只左右,去年新增野生東北虎幼崽20只、野生東北豹幼崽15只。大熊貓野外種群總量從20世紀80年代約1100只增長到近1900只。三江源地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約30萬只,保護級別已從“瀕危”降為“近危”。武夷山國家公園新發現雨神角蟾、福建天麻、武夷林蛙等多個新物種。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是全球最瀕危靈長類物種海南長臂猿唯一分布地。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由5群32只增長到6群37只,是全球現存10只以下極危物種中,唯一基于自然恢復的成功案例。

  同時,印發實施《國家植物園體係布局方案》,確定16個國家植物園候選區。目前,已在北京、廣州正式設立國家植物園和華南國家植物園。到2035年,將力爭設立10個左右的國家植物園,使8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0%以上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遷地保護,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國家植物園體係。

  

  海南長臂猿-武明錄攝

  係統實施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通過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育培植、放歸或回歸自然等多種措施,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多頭。朱鹮分布區從3個省擴展至8個省,種群數量超過9000只。中華穿山甲分布點位不斷增加。全國麋鹿分布點從引入時的2個發展至93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上萬頭,成為全球野生動物保護領域野外種群恢復的成功典范。華蓋木由最初發現時的6株增長到1.5萬株,巧家五針松由最初發現時的34株增長到3000多株,百山祖冷杉從最初發現時的3株成功野外回植4000多株。

  麋鹿-陳曉東攝

  下一步,我國將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係,全面鞏固提升第一批國家公園建設成效,有序推動創建新的國家公園,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國家公園法治進程,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係。

【糾錯】 【責任編輯: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