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美食表達法:你能聽出哪幾個?-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18 13:53:44
來源:新華網

粵語美食表達法:你能聽出哪幾個?

字體:

“Har Gow”“Dong Ling Cha”“Char Siu”……跟着這些粵語拼音讀一讀,是否能猜出它們是什麼?這些可不是難懂晦澀的英語詞彙,而是代表了舌尖美味的粵語音節。讓我們打開粵語美食百科,探秘舌尖留香的小詞條,一起種草港式好滋味。

飲茶(Yum2 Cha4) 流傳於香港及嶺南一帶的一種傳統飲食及社交風俗,通常包括喝茶和品嘗茶點。(注:音節中數字代表粵語聲調)

“飲茶”不僅僅是一種飲食習慣,還是一種相聚的文化。每逢周末,一家老小齊聚一堂,品茗、聊天、分享點心,是許多家庭的必做之事。

除了家庭聚會,茶樓還是好友、同學、同事之間小聚或敘舊的好去處。不少新派茶樓的興起,也為飲茶帶來更多樣化的場景,它們以創新的口味及創意的營業模式顛覆食客們對飲茶文化的想象,讓美味不設限。不少新式茶樓還打破了傳統限時營業的模式,發展成全日餐廳,有些甚至營業至凌晨,讓深夜覓食愛好者的滿足感爆棚。

茶樓裏的精美茶點

點心(Dim2 Sum1)一種粵式茶點類型,如:包、餃、糕、團、卷、餅、酥等,品種多樣,味道豐富。

人們生活質量和習慣日益變化,點心製作愈發精美,種類也更加豐富多元。

港式點心可謂“內外兼修”,口味和顏值雙雙在線。無論是經典的水晶蝦餃(Har Gow)、蟹籽燒麥(Siu Mai)和石磨腸粉(Cheong Fun),還是糅合異國風味的千島蝦春卷,或是造型獨特的流心奶黃豬豬包,都憑滿滿實力獲得眾人舌尖上的盛讚。

傳統港式點心

茶餐廳(Cha4 Chaan1 Teng1)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特色茶飲、港式西餐及部分中式食品。

茶餐廳們平民快餐文化的代表,供應着不少中西文化交融的美味,如絲襪奶茶,是由煉奶配以錫蘭紅茶所泡製;而火腿通粉,則由意式通心粉配上中式火腿烹制而成。

茶餐廳也是都市快節奏的産物,為了省時間,在餐廳中也很少會聽到菜品的全稱,從食客到夥計,一問一答中無不在用菜品的簡稱——如冰鎮檸檬茶會被稱為“凍檸茶”(Dong Ling Cha),方便麵配罐頭午餐肉和煎蛋則直接喊作“餐蛋面”。

想要體驗這種地道的港式快節奏,可以來到煙火氣滿滿的旺角和深水埗。這裡的茶餐廳很多都保留了二樓雅座,馬賽克瓷磚地板、彩色玻璃窗、老式吊扇和古董收銀機營造出滿滿的懷舊氛圍。入座後點上一杯“凍奶茶” ,搭配一份招牌小吃“蛋牛治”,即可體會簡單卻不平凡的港式滋味。

茶室的簡餐

燒味(Siu1 Mei6)粵菜中的一種燒烤食品,包括叉燒、燒鵝、燒豬、醬油雞等,常配合米飯、米粉、灑粉、面等食用。

悠久的歷史,讓燒味擁有龐大的“食客基礎”,成為了人們從小吃到大的團寵美食。燒味製作工序複雜、步驟繁多,需要先經過腌制,再轉入明爐燒烤,對食材選擇、師傅手藝以及火候的把控缺一不可。燒味那濃郁、獨特的味道吸引了不少美食愛好者;其中,晶瑩剔透、汁多味濃的叉燒(Char Siu)便是最為人熟悉的燒味之一。

無論是街邊的燒味攤還是大酒樓裏的中餐名廚,都喜歡把各式燒味挂在透明玻璃後,從蜜汁叉燒到脆皮乳豬……琳瑯滿目的櫥窗,讓食客一眼就能望見這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精美的港式燒味菜

“蝦餃”(Har Gow)、“凍檸茶”(Dong Ling Cha)、“叉燒” (Char Siu)……在品嘗港式地道好滋味的同時,試讀粵語帶來的語言韻味,是否更平添許多樂趣?日後游客前往香港,不妨用學到的粵語來點單,與店家開展一段有趣的互動。(圖片來源:香港旅游發展局)

【糾錯】 【責任編輯: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