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11/17 08:28:22
來源:人民日報

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

字體:

  核心閱讀

  翻轉實物卡牌,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身處VR體驗室,接受沉浸式安全教育……近年來,我國虛擬現實産業加速發展、賦能千行百業。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10個行業場景應用、五大重點任務,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産業實現快速發展。

  戴上VR眼鏡,盡享360度環幕全景電影;進入VR展館,沉浸式漫遊古老建築……從工業生産、文化旅遊到教育科普、演藝娛樂,近年來,虛擬現實産業加速發展,融入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快速崛起的虛擬現實産業正迎來新一輪政策利好。近日,工信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産業集群。

  當前,我國虛擬現實産業總體發展情況如何?推進虛擬現實加速落地,應從何處著手?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行業企業。

  規模擴大,新技術演進提速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也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

  早在2018年12月,工信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實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包括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建標準規范體係等在內的6項重點任務。多地陸續出臺一係列政策舉措,助力我國虛擬現實産業快速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虛擬現實産業初步構建了以技術創新為基礎的生態體係,正邁入以産品升級和融合應用為主線的戰略窗口期。”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董桂官説。

  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我國虛擬現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19年的282.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83.9億元,市場規模實現翻番。預計未來3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

  “虛擬現實産業鏈條長,主要涵蓋內容採集、制造、終端呈現、應用等多個環節。”董桂官介紹,看技術,近眼顯示、影像捕捉、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加速迭代,虛擬現實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快融合創新;看終端,頭戴式、一體機、移動端等多形態的虛擬現實設備不斷推陳出新,産品服務打破單機限制,向雲化路徑發展;看應用,教育、醫療、影視、體育等應用領域內容供給持續豐富,“VR+”新業態不斷涌現。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近年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已在賦能行業發展方面成效初顯。”全國音視頻標委會副秘書長趙曉鶯表示。

  在趙曉鶯看來,虛擬現實産業的快速規模化應用,可以大幅加速新技術的演進,同時,大規模應用帶來的産業鏈成本快速降低,也能促進新技術的成熟應用。“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行動計劃》提出虛擬現實的10個行業場景應用,將有效推動虛擬現實與文教娛樂、工業制造等行業的跨界融合,有利于推動虛擬現實産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趙曉鶯説。

  賦能産業,多場景應用融合

  《行動計劃》提出,以虛擬現實行業應用融合創新構建生態發展新局面,以虛擬現實新業態推動文化經濟新消費。“目前,虛擬現實與行業融合技術方案呈現出技術、産品、服務和應用百花齊放的態勢。”趙曉鶯説。

  以文旅業為例,虛擬現實的應用形式已由早期的VR虛擬建模場景,發展到現在基于實景採集、構建沉浸體驗、提供豐富交互的較為成熟的形態。置身桂林象鼻山元宇宙景區,基于百度希壤平臺,用戶可以跨越時空限制一鍵抵達景區,自主設定數字化身沉浸式感受山清水秀的象鼻山,真正實現“足不出戶走世界”。

  同時,虛擬現實已滲透到學校教育、職業培訓等不同領域,VR教室、VR駕校等已取得一定規模應用。“尤其是在職業技能培訓領域,以往的培訓規模往往受制于設備、場地等多方面資源約束,有了虛擬現實,能大幅降低培訓成本,並減少實操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董桂官説。

  在北京師范大學天津生態城附屬學校,通過使用智能課桌,學生只需翻轉實物卡牌,便能在虛擬場景中完成物理實驗,既滿足了學生在安全教學環境下進行重復實驗,也能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在浙江杭州,國家電網浙江杭州蕭山區供電公司在錢江供電所安全培訓學校設立VR體驗室,將虛擬現實與安全教育相結合,使學員頭戴VR眼鏡便能沉浸式體驗危險場景,從而培養鞏固員工的安全意識。

  “《行動計劃》提出,將實施多場景應用融合推廣工程,選擇規模化、成熟度潛力較高的行業領域優先布局,這將為工業制造、文化旅遊、商貿創意等多個行業帶來更多利好。”董桂官説。

  補齊短板,基礎體係加快完善

  近年來,在政策、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助推下,我國虛擬現實産業鏈已基本形成。實現到2026年,我國虛擬現實産業總體規模超3500億元,打造技術、産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産業發展格局,還應補齊哪些短板?

  “當前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加速,在供給側面臨基礎元器件、開發工具不足制約,在需求側還存在需求分析不充分、不到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虛擬現實賦能行業的有效性。”董桂官分析。

  如何破解風險挑戰、把握虛擬現實産業機遇?業內專家認為應著眼以下3個方面:一是蓄力關鍵技術突破與核心器件模組研發,為産業應用打牢基礎;二是加快關鍵技術和重點産品的標準研制,為提升應用規模和降低應用成本提供支撐;三是提升産品檢驗檢測服務能力,為提升産品技術水準打造評判尺規。

  應該看到,按照《行動計劃》提出的五大重點任務,我國虛擬現實産業技術基礎體係正加快完善。在公共服務方面,國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經批準設立,通過持續強化標準驗證能力來提升産品性能、提高産業技術水準;在標準化方面,相關部門持續開展標準化工作,近3年累計發布了近20項國家和行業標準。

  近日,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聚焦制約我國虛擬現實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測試驗證、檢測、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平臺,將有力推動我國虛擬現實産業高品質發展。(記者 韓 鑫)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