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生産力| “燈塔工廠”的中國力量及其啟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20 09:01:14
來源:新華網

最強生産力| “燈塔工廠”的中國力量及其啟示

字體: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第8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全球共13家工廠入選,國內佔6家。至此,全球“燈塔工廠”數量由91家上升到103家,中國“燈塔工廠”增至37家,廣泛分布于家電、汽車、消費品、鋼鐵、制藥等領域。

“燈塔工廠”項目由世界經濟論壇與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在2018年聯合發起,旨在遴選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尖端技術應用整合工作方面的領先企業。結合現有“燈塔工廠”分析來看,想要入選必須具備四大能力。

第一是數字化先進技術的運用能力。隨著物聯網、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應用范圍向生産核心環節不斷拓展,在這個過程中,依托技術創新積淀,將助力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突破生産極限,持續釋放生産力。

第二是提高企業供應鏈韌性的能力。在供應鏈重要性日益凸顯的今天,提升供應鏈水準,深入整合全産業鏈資源,聯動上下遊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是保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重塑競爭優勢的重要環節。

第三是具備大規模量化生産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數字化轉型需要從用戶、産品、管理、效益等多維度考量,積極探索契合自身發展的數字化路徑,激發産業數字化轉型的無限潛能。

第四是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氣候問題全球聚焦,發展綠色經濟迫在眉睫。“雙碳”進程逐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機遇,企業越來越看重能源高效合理利用,這也必將促進可持續發展。

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夥人、數字制造業全球負責人恩諾·德布爾(Enno de Boer)説:“這103家燈塔工廠向我們展示了數字技術如何提升價值鏈韌性,促進增長以及環境和人類可持續性。過去,實現可持續性和韌性通常要以犧牲效率為代價,但如今這已經發生改變。企業現在可以使用數字指南和科技工具,提高運營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可持續性。有了這些工具,他們就可以增強人的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突破並加快科技創新——這就是智能制造的秘訣。

近年來,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不斷拓展市場、提高效率、提升品質、優化資源配置以及開展模式創新,更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其核心始終圍繞著“降本”“提質”“增效”三大要素。

連點成線,串珠成鏈。對于以“燈塔工廠”為代表的先進制造企業來説,將其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生産能力,開放給産業鏈上的企業和制造工廠,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門檻,將推動整體産業智能化進程。

對于數字化能力不夠充分的企業來説,除了主動探尋數字化、智能化變革之道之外,還需要與先進制造企業實現聯動、結合,積極謀求與上下遊産業鏈企業的合作機會,在茁壯成長中與先進智能企業形成合力,提升産業鏈價值鏈韌性,共促制造業實現高品質發展。

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的過程中,中國的先進制造企業數量必然會越來越多。中國數字化水準走在世界前列,在全球制造業産業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先進制造企業的自我評價標準體係也正在加速構建,要用中國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企業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水準。

中國如何建立“以我為主”的評價和話語體係?

去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專門部署“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行動”,明確到2025年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完成200項以上國家、行業標準的制修訂。

同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1年度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今年2月,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和優秀場景名單正式公布,全國共有110家企業(工廠)、241個場景上榜。

在此過程中,一批獲得官方認證的“示范工廠”,有望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智能制造示范。無論哪種標準,其背後都折射出智能制造對于全球制造業發展的風向標意義。

能否在激烈競爭中提升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卓有成效、堪為全球表率的模范企業或産業帶,所形成的集聚效應。這也就意味著,企業需要聚攏有數字化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強化安全風險意識、打破技術壁壘和資訊鴻溝、發揮輻射帶動效應,才能敢于爭先、勇立潮頭,為中國制造業的未來注入更多可能性和發展活力。

(策劃:冉曉寧 文案、剪輯:谷雨)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