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八屆進博會的燈光照亮黃浦江畔,連續八年參展的松下以“美好生活從家延伸到城市”為主題“全勤打卡”。展&&,搭載AI的冰箱識別食材並推薦菜譜、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體驗者絡繹不絕、智能座艙交互界面流暢切換——這一幕,既是進博會全球開放&&的魅力彰顯,更是中國科技産業從消費升級到産業躍遷的進階之路的縮影,而松下始終以精準洞察與務實行動,成為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國科技發展的鮮活範本。

第八屆進博會松下展&
錨定品質需求,同步中國科技生活化步伐
早年間,中國科技産業的核心命題是“讓技術惠及民生”,消費市場從“基礎滿足”向“品質升級”快速迭代。外界清晰看到,中國家庭對健康人居、智能便捷的需求日益迫切,從空氣凈化到精準溫控,從單一家電到場景化解決方案,消費端的科技訴求推動着市場變革。
此時的松下敏銳捕捉趨勢,利用百年潛心研究得到的對生活方式的理解,以及在日本可持續發展健康智慧城市SST(Sustainable Smart Town)領域獲得的經驗,在中國開展了全新智感健康事業(Wellness Smart,簡稱WS)。作為生活和居住空間領域的專家,將成熟技術與中國本土需求結合,致力於成為提升物業價值、實現美好生活的夥伴。
比如,第三屆進博會上,松下空氣、水、光一體化解決方案亮相,精準契合了中國消費升級的脈搏;同年,在進博會全球首發的6恒氣候站,如今已迭代至3.0版本,加濕模塊、PM2.5傳感器等核心部件聯合中國供應商研發,覆蓋1500平方米空間的適配能力,完美呼應了“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的民生政策導向。松下以“産品創新+本土適配”,成為中國科技生活化進程的同步者,讓外界看到外資企業融入中國消費科技生態的精準路徑。

松下6恒氣候站
松下精準把握存量住宅翻新的需求,覆蓋中國家庭全生命周期,在第八屆進博會的生活空間中,展示了為都市達人夫婦打造的多變客廳空間、為四口之家打造的注重互動的廚房空間、為精緻白領的三口之家打造的治愈放鬆的衛浴空間、為活力銀齡夫婦打造的舒眠臥室空間——這正是對“好房子”政策的積極響應和探索。

松下進博會生活空間展區
聚焦數智綠色,助力中國製造業升級
隨着中國科技産業重心轉向“實體經濟提質”,“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成為製造業轉型的核心關鍵詞。外界普遍關注到,中國正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跨越,工廠智能化改造、産業鏈協同升級、綠色低碳轉型成為産業界的共同追求,技術創新從消費端向産業端深度滲透。
松下迅速調整戰略重心,從“市場參與者”轉向“産業協同者”。在進博會上,其展&故事不斷豐富:軌道交通站&門解決方案,為城市通勤安全築牢科技屏障,産品基於中國完善成熟的産業鏈,在中國進行開發與製造,現已拓展至全球市場。同時,面對“雙碳”目標,松下在華以“綠智造 創未來”為口號,通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自動化提高效率等,截至2024年度已經打造了14家零CO2工廠。這一系列布局,精準對接中國製造業數智化、綠色化需求,讓外界看到外資企業深度參與中國産業科技升級的務實擔當。

松下軌道交通站&門解決方案
深耕AI戰略,賦能中國科技核心突破
“十五五規劃”系統擘畫了未來五年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在其中被多次提及,成為“十五五”時期科技自立自強、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數字中國的關鍵支撐。“發展新質生産力”“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部署,標誌着中國科技産業進入“核心技術攻堅與生態共建”的新階段。外界清晰感知到,中國正聚焦AI基礎設施、高端芯片、關鍵材料等核心領域,構建自主可控的産業生態,全球科技企業紛紛將中國視為創新核心場域。
中國政策導向與外資企業創新的融合,在進博會上得到了生動體現。第八屆進博會上,松下中國首發AI戰略,以“兩端賦能”為核心深度融入中國AI産業浪潮。一端聚焦用戶場景,以搭載AI技術的智能家電、空間、服務等融入生活、生産場景,為用戶提供便捷、智能的解決方案;另一端深耕産業基建,為AI算力關鍵設備提供核心元器件、材料及配套設備。
在用戶場景端,松下全球首創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Alpha G5,通過AI技術重構高端洗護體驗。還將AI技術從單個産品延伸到空間系統,創新推出“1+N+X 家庭智聯空間系統”,即用1個中心、鏈結N种家電、滿足量身定制的“X”附加價值的需求。讓洗衣機、冰箱成為 “個性化智能顧問”,契合中國中高端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方向。在生産層面,松下也構建了AI驅動的全鏈路優化體系,其物流智能動線系統通過場內場外一體化AI調度,實現倉儲物流全流程智能化。

松下全球首創四筒全熱泵洗烘護一體機ALPHA G5
這些創新成果的取得,正是源於松下在中國擁有強大的本土AI研發力量。松下電器軟體開發(大連)有限公司是松下集團海外最大研發中心,專注智能家電、車載系統等領域開發。松下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為智能製造、智慧辦公等領域提供120余種綜合解決方案。
在産業基建端,松下在廣州、蘇州、上海等地持續擴大産能布局,投資電子材料工廠,總投資金額達15.1億元,直指AI生成式服務器的核心材料需求,成為中國AI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支撐。2024年面向AI服務器的電容器銷售額翻倍,面向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MEGTRON」多層基板材料的銷售額增長70%,松下還通過向設備商提供伺服電機、傳感器等關鍵産品,用於AI服務器及光通信模塊等配件的製造,相關銷售業績增長超30%。松下用業績印證了與中國新質生産力發展、“人工智能+”政策同頻共振的成效。

松下展出用於AI服務器的設備
與中國科技共成長,續寫雙向奔赴新篇章
從消費科技到産業科技,從數字化到AI賦能,中國科技産業的每一次跨越,都能看到松下精準響應的身影。這份“適時而變、深度融入”的堅持,成為外資企業扎根中國的範本 ——它既不是簡單的技術輸出,也不是被動的市場跟隨,而是基於47年本土深耕的需求洞察,將自身技術優勢與中國科技發展藍圖精準對接,實現“中國研發,全球共享”“中國需求,全球創新”的良性循環。
正如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所言:“中國不僅是消費大國,更是創新大國。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如今,在“十五五規劃”的指引下,松下仍在持續加碼:松下推進的智感健康生活WST業務已展開41個項目,訂單戶數達到1.7萬戶,呼應“健康中國”“銀發經濟”發展;AI戰略“兩端賦能”持續推進,特別是應用於AI服務器的電子材料工廠的投資布局,助力“人工智能+”場景落地;産業鏈協同不斷深化,與中國3000家供應商共築創新生態。
中國科技産業的發展浪潮奔騰不息,松下的八年進博變遷,早已超越一家企業的業務調整,成為全球科技企業共享中國機遇的縮影。未來,隨着中國科技産業向更高質量邁進,松下將繼續圍繞健康智能住空間、移動出行、智能製造三大事業,並以技術創新為紐帶,以長期主義為底色,與中國共同成長,書寫更多“雙向奔赴、互利共贏”的科技故事,為全球外資企業扎根中國提供可借鑒的成功範本。(記者 鄭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