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張建松)數據更新時效由6小時縮短至4小時、氣象預報時效延長24小時、氣象預報精度提升3%、災害監測時效提高近1倍……這是最新到太空“上崗”的風雲三號08星,即將提交的“業績單”。

27日3時2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雲三號08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星箭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製。
據八院風雲三號08星設計師邵益凱介紹,風雲三號08星是我國第二代低軌氣象衛星系列風雲三號的第8顆衛星,也是風雲氣象衛星連續成功發射的第22顆衛星,發射重量約2780Kg,運行於高度830km、傾角98.7°的太陽同步軌道,主要任務是實現天氣預報、開展大氣化學和氣候變化監測。
衛星裝載了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微波溫度計、微波濕度計、微波成像儀、全球導航衛星掩星探測儀、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電離層光度計和廣角極光成像儀9&遙感儀器,將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百公里幅寬的高精度全球溫室氣體精細探測。
“在眾多先進設備‘加持’下,風雲三號08星定量精度高,光譜定標精度達到皮米量級。綜合能力強,可實現全譜段、定量化同&&觀測。探測要素全,在實現溫、濕、風、雨、雲等全要素大氣遙感探測的基礎上,可同時獲取全球溫室氣體、極光、電離層等遙感信息。”邵益凱説。
此外,風雲三號08星還具備在軌監測冰雪覆蓋和海面溫度,提供短期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所需的遙感信息;獲取全球大氣化學分佈;在軌監測自然災害、生態與環境;在軌開展極光和電離層數據監測等本領。
“風雲三號08星到太空‘上崗’後,將與05星、06星、07星組網,實現全球觀測資料100%覆蓋,保障氣象領域核心業務。”邵益凱説,“衛星在軌獲取數值預報同化應用需要的氣象參數,數據更新時效將由6小時縮短至4小時,氣象預報時效延長24小時左右,氣象預報精度提升3%左右,災害監測時效提高近1倍,將有力提升天氣預測預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