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7月24日電 題:AI驅動城市産業新生態——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探訪記
新華社記者於也童
按下按鈕,咖啡機器人便扭動着兩條機械臂,自如地完成磨咖啡豆、接粉取水、三段式衝煮等流程,端上一杯香氣四溢的美式咖啡;站在“換裝魔鏡”前,隔空擺動手勢就可以更換“身上”的衣服;在大屏幕上輸入指令,可以讓圖片秒變視頻……
在瀋陽市皇姑區,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的一層展廳內,各式各樣的人工智能體驗裝置充滿了科技感。記者探訪看到,這裡涌動着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已經入駐的40家企業正開足馬力,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於7月10日正式開園,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旨在構建面向全産業鏈的智能AI計算基礎設施集群,項目二期正在加快建設。
“依託百度智能雲自主可控、軟硬一體的人工智能全棧基礎設施,並深度融合百度文心大模型、百度百舸AI異構計算&&等多項前沿技術,産業園將為工業互聯網、文化旅游、生物醫藥等瀋陽特色重點産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提供AI大模型公共服務底座。”百度智能雲解決方案架構師米磊介紹。
了解到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的消息,肖寒和他的同事果斷選擇讓自己的企業也加入這裡。肖寒所在的遼寧雲瞳數據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為人工智能大模型進行專業性數據標注的企業,這家2020年成立的企業目前固定員工已超過200人。
“産業發展,生態培育至關重要。入駐産業園以後,我們不僅享受到場地上的支持和一系列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未來這裡‘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裏就是一條産業鏈,企業間協同效應更強、合作機會更多。”肖寒説。
記者了解到,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依託AI計算集群和全棧基礎設施,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技術支撐和數據、算法、模型服務。
“茶水間、沙發區、共享會議室……在這些地方,沒準聊個天的工夫,就能碰撞出新的合作火花。”遼寧京數雲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AI基礎數據服務,在企業項目部部長白月周看來,園區內交通、醫療、教育、商業、人才配套完善,企業可便捷獲取發展所需的要素資源,降低溝通與協作成本。
據介紹,依託皇姑區的政策優勢、百度的技術引領、園內企業的生態協同,瀋陽人工智能産業園將構建起“AI計算—算法—數據—應用”的産業發展生態。
近年來,瀋陽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部署,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培育壯大,並積極構建優質産業生態,讓人工智能更好賦能産業發展、公共服務、商旅消費等全域全行業,為構建具有瀋陽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