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發展論壇上,《全球人工智能科研態勢報告(2015-2024)》發布。報告顯示,過去十年,深度學習備受關注,其熱度背後顯示出AI研究從理論走向應用,助力工程化落地全面推進。
該報告基於東壁指數(Dongbi Index)評價體系,對2015-2024年間發表的96961篇人工智能領域文獻進行深度分析,解碼十年AI科研演進與産業脈動。東壁指數(Dongbi Index)是東壁科技數據在今年1月發布的全球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是由中國機構自主構建、採用“種子期刊引文追溯+引文網絡層級結構分級”模型的創新評價系統。
“從早期的多元探索,到深度學習的爆發式增長,再到如今的工程化落地與新興方向涌現,這份報告繪製了一幅清晰的AI科研十年‘躍遷圖景’。”東壁科技數據創始人、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吳登生解讀報告時説。
報告顯示,AI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出現在2017-2019年,此時論文數量迎來“三連跳”,至2019年一舉突破萬篇大關。2017-2018年是關鍵轉折點,關鍵詞“深度學習”熱度陡增,標誌着AI研究開始從實驗室的理論探索大規模走向實際應用的廣闊天地。隨後的2020-2023年是成熟高峰期,2020-2021年堪稱“深度學習”的全面爆發季,2023年論文量飆升至17074篇,較2015年實現了近4倍的跨越式增長。在這個階段,AI工程化落地全面推進。進入2024年,數據則揭示出一個重要的調整信號——2024年發文量回落至14786篇。“這並非退步,而是學術研究的戰略聚焦”,吳登生&&,“AI研究正告別‘廣撒網’,開始進入深度專業化與精準應用導向的新階段。”
通過關鍵詞分析,報告描繪了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路線的變化。比如深度學習,“‘深度學習’無疑是過去十年的絕對主角”,吳登生介紹道,“深度學習”關鍵詞頻率累計增長84倍,尤其在2018-2023年,年均增速高達217%,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吳登生也&&,“2024年其增速首次降至30%,進入&&期,預示着單靠模型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面臨瓶頸。”此外,報告還揭示了不同技術領域之間的融合趨勢。報告發現,傳統的計算機視覺關鍵詞與深度學習關鍵詞在熱度變化上高度同步。“這生動體現了AI發展的‘融合’大趨勢,孤島式研究已成過去時。”吳登生説。
基於報告的核心數據,現場還揭曉了五份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榜單,清晰展現全球AI人才分佈、機構實力與生態發展的最新格局。據吳登生介紹,榜單基於東壁全球科技文獻數據&&收錄的頂級期刊、重要會議論文等公開高質量數據源統計分析得出,具有公開、透明、可重復、可驗證等優點,反映的是近10年來科研活躍的一線學者,後續將增加對早期學者和新興學者的關注,完善相關數據,更全面反映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分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