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軟服務鍛造産業硬實力-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2 08:16:26
來源:經濟日報

科技軟服務鍛造産業硬實力

字體:

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模速空間”內展示的人工智能産品。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壯大服務主體,優化發展生態,提升服務能力,實現規模增長和質效提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有力支撐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建設各類科技型企業孵化載體1.6萬家,建成覆蓋全國95%縣級以上地區的孵化服務體系;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數量居全球第一位,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魏巍&&,工信部將圍繞“點、線、面、體”一體推進科技服務業。“點”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務龍頭企業;“線”上,提升全鏈條科技服務能力;“面”上,建設一批科技服務業集聚區;“體”上,構建科技服務業發展生態體系。通過做大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更加有力支撐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産業規模持續壯大

  科技服務業是運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手段,圍繞科技創新全鏈條發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轉化,向社會提供智力服務的新興産業,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産業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通過提供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諮詢培訓等服務,支撐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對發展新質生産力、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科技服務業作為重要的新興産業,加快全面發展和轉型升級,産業規模更加壯大。2019年至2023年,規上科技服務企業營收年均增長12.3%。2024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8萬億元,同比增長11.2%,連續8年增速保持兩位數,提前完成《“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確定的5萬億元目標。

  服務體系更完備。2023年,全國科技服務法人單位達211.8萬個,形成類型多元、覆蓋廣泛的服務網絡。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以三大技術交易所、12個國家技術轉移區域中心、420家重點技術轉移機構為支撐的技術轉移體系。金融有力賦能産業創新發展,國家産融合作&&助企融資突破1.1萬億元。

  支撐作用更強。科技服務業全面提供技術諮詢、試驗開發、檢驗檢測、技術推廣等專業服務,更好支撐製造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截至2024年底,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672項,申請發明專利7077項,實現690項技術成果轉化;各類孵化器累計孵化科技型企業超過30萬家,北京、上海等地區涌現出一批標杆孵化器和高質量孵化器,為産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開放合作更加擴大。“我們堅持深化開放合作,跨國科技服務網絡不斷拓展。2024年,全國技術出口額同比增長8.8%,主要集中在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重點技術轉移機構促成國際技術轉移項目968項,總成交金額達181.6億元。我國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一批國際知名孵化器在國內設立分支機構,構建起鏈結全球的孵化網絡。”魏巍説。

  打造更高水平孵化器

  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直接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通過孵化服務加速從技術到産品的商業化進程。我國孵化器自1987年發展至今,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從生態體系看,我國已形成以孵化器為核心節點,各級政府、高校院所、投資機構、大企業等協同推進,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區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發展格局;孵化器每年舉辦20萬場創業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了“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

  從企業培育看,累計孵化上市(掛牌)企業超過50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三分之一為孵化器培育企業,走出了科大訊飛、大疆、寒武紀等一批科技領軍企業,“杭州六小龍”中有一半經過孵化器培育。此外,從帶動就業看,孵化器在孵企業和創業團隊超過50萬家,吸納就業超過400萬人。

  科技服務業已成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璞介紹,北京市布局建設了20余家標杆孵化器、110余家技術轉移機構、20多個概念驗證&&,各類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超過500家,是國家級孵化器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知識産權專利代理機構和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數量全國領先。各類創新要素、創新主體和創新組織促進經營主體之間的深度交互,科技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了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産業協同創新生態,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

  2024年北京市科技服務業收入9377.5億元,實現增加值3715.1億元,佔全市GDP比重7.5%。2025年科技服務業開局良好,1月至3月營業收入增長5.4%。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中心主任呂先志介紹,為了打造更多高水平、專業化孵化器,工信部將制定推動科技型企業孵化器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孵化器管理辦法,做好稅收政策接續支持,促進孵化器質效齊升。同時,支持孵化器設立早期投資基金,壯大“耐心資本”,投孵聯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孵化器與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機構合作,探索一攬子金融服務措施。

  增量與提質並舉

  科技服務業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已進入量的快速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並舉的發展階段。一方面,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要求高質量的科技服務;另一方面,重點領域取得長足發展,科技服務業自身有升級的需求。此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突破應用也給科技服務業帶來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新機遇。

  《實施意見》提出,要推動科技服務業全面發展,圍繞研究開發、技術轉移轉化、企業孵化、技術推廣、檢驗檢測認證、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科技金融、知識産權、科技諮詢及其他科技服務等重點領域進行全面部署,明確發展任務。要加快轉型升級,強化科技服務創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推廣應用先進綠色技術,促進與三次産業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服務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據了解,工信部將大力推動科技服務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例如,圍繞産業鏈部署服務鏈,運用先進技術打造高附加值“硬核服務”,提高服務效能;支持人工智能與科技服務業深度融合,打造“AI+科技服務”應用場景,推動科技服務機構用好人工智能工具,升級服務産品和流程,讓服務從“流水線”變為“定制化”。

  引導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是科技服務業的一項重點任務。據統計,國家産融合作&&匯聚38.1萬家優質企業、3090家金融機構、800余項金融産品,通過建立科技、産業、金融三方信息共享機制,聯合150多家頭部金融機構,支持早期硬科技項目、先進製造業集群企業等融資5400億元。

  魏巍介紹,工信部將持續深化産融合作,深入實施“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在優質項目培育方面,聚焦生物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挖掘早期硬科技項目,推動一批優質項目落地。在企業融資保障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並購重組、債券發行“綠色通道”機制,引導社會資本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供多渠道、可持續的資金保障。在金融工具創新方面,與金融機構加強戰略合作,推動優化金融工具組合,增強中試項目方和投資人市場信心。在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方面,深化企業創新積分制推廣應用,精準賦能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記者 黃 鑫)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