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機器人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特別是帶動了人形機器人的突破。記者在近日召開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會上獲悉,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亞太機器人世界盃國際理事會聯合主辦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將於8月15日至17日在國家體育場和國家速滑館舉辦。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在發布會上&&,舉辦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旨在通過機器人的多種競技賽項,集中展示、檢驗機器人最新成果,持續帶動機器人的機械結構、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學、傳感、材料等多學科的技術進步,不斷促進機器人技術和産品迭代升級,加速機器人進入生産生活各類實際場景,推動人類和機器人和諧共生,讓機器人服務人類更加美好的生活。“可以預想,今年比賽的短跑冠軍有可能化身為首先衝入火場的消防隊員,今年的足球冠軍隊有可能是未來生産線上協同工作的工作班子。”姜廣智説。
4月19日,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在北京成功舉辦,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在比賽中,不同隊伍的人形機器人同&競技,展示機器人技術的最新發展成果。其中,20支機器人參賽隊伍中的6支隊伍成功完成比賽,證明了人形機器人初步具備“與人同行”的可能性與可靠性,實現“機器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但要意識到,機器人産業發展的圖景才剛剛展開,機器人技術創新、産品升級、應用推廣都還面臨不少挑戰,迫切需要加強全球的交流合作,加強科研、産業和用戶的對接互動。記者了解到,即將舉辦的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通過模仿人類運動形式,推動機器人機械結構優化、運動算法升級,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技術創新發展。
據悉,本屆人形機器人運動會比賽項目將分為主體賽事和外圍賽事,主體賽事側重人形機器人技能競技,包括競技賽、表演賽和場景賽,共計三類、19個項目。其中,場景賽將聚焦人形機器人實際應用場景,設置工業場景、醫院場景和酒店場景。工業場景包括工廠物料搬運與整理;醫院場景包括藥品分揀與分裝;酒店場景包括迎賓與清潔服務。通過這些應用場景,展示機器人的實用技能和智能化水平。外圍賽事則側重趣味性和觀眾的互動性,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籃球等。
北京市體育局負責人&&,希望通過這些比賽項目,集中展示機器人應用技術的多樣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為人形機器人産業發展增添助力。(記者 鄧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