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凡人微光”——航天知識走近更多中小學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4 18:35:24
來源:新華網

“星辰大海、凡人微光”——航天知識走近更多中小學生

字體:

  新華社蘭州4月24日電(記者張文靜、胡偉傑、張智敏)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雷佔許比平常更忙了。作為甘肅省科普專家,他收到很多中小學校的邀請,希望其帶領學生體驗一場又一場生動有趣的“太空之旅”。

  “為中小學生做好航天知識的科普教育,讓我很有獲得感和幸福感。”2018年以來,雷佔許帶着航天科學知識“走南闖北”,足跡遍佈遼寧、湖南、安徽、河南等多地,累計開展超過100場講座、報告,受眾達萬餘人次。

  “近年來,中國航天事業取得世界矚目的成就,成為全球航天領域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科技實力的體現。”雷佔許告訴記者,載人航天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的夢想,探月工程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登月的夢想,這些偉大成就是為中小學生乃至大學生講好航天故事和航天精神的底氣。

  從事科普工作以來,雷佔許親身見證並深刻感受到“上接天氣”的航天知識在“下接地氣”中的顯著變化。

  從最早一年幾場到現在一年幾十場的變化,雷佔許笑稱,自己多了“幸福的煩惱”,有時忙不過來,這也恰恰反映出中小學生對航天知識的熱愛。每次科普報告結束後,雷佔許經常被學生圍堵追問,有人還跟他要簽名。

  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中學,學生們認真聆聽雷佔許主講的科普講座。他在現場展示了510所研製的“玉兔號”探測器上使用的同批次國旗。“當國旗拿出來時,學生們沸騰了,感覺和月球在近距離接觸。”講座結束後,不少學生向雷佔許&&,將來也要像他一樣爭做航天科研人。

  “誰是中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是誰?北斗衛星導航如何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當我們拋出這樣的問題時,很多孩子能準確、生動地回答,説明他們也很有意識地主動學習航天知識。”同樣是一名資深的科普專家的510所高級工程師張海燕説,中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有時能給研究人員許多 啟發。“比如他們會問未來深空探測的飛船長什麼樣,航天飛船會不會用核電源,推進方式是什麼?”

  雷佔許、張海燕等科普專家&&,科普不只是普及知識,更重要的是普及、傳承、弘揚科學精神。在航天科學知識的傳播過程中,他們也注重向中小學生分享航天人的奮鬥歷程,介紹航天成就及其孕育的航天精神,期望點燃他們的航天報國熱情。

  目前,510所組建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得天為首席專家的全國科學傳播專家團隊、航天精神宣講團、志願服務隊等7支隊伍,創建了“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國家和地方基地10個&&,承擔中國科協、甘肅省和航天科技集團等科普課題7項,出版科普圖書3部。

  雷佔許&&,科普團隊將繼續通過多種途徑做好科普工作,為中小學生帶來更多精彩的航天科學知識,進一步弘揚航天精神,共築航天夢。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