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夯基架梁”到深度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加速落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9 10:24:50
來源:科技日報

從“夯基架梁”到深度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加速落地

字體:

今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二部門聯合印發《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賦能千行百業。一年來,“貫通”行動成效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力?

多位專家學者日前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夯基架梁”工作基本完成,未來將聚焦於拓展標識解析體系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賦能重點行業發展

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構建起全面連接、數據驅動的工業生産製造和服務體系。

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紐帶和“神經系統”,標識解析體系主要包括標識編碼和解析系統兩個部分。其中,標識編碼相當於“身份證”或“門牌號”,為工業互聯網上的每個物理實體(如零部件、機器、産品等)、每個數字對象(如算法、工藝記錄、關鍵數據等)賦予全球唯一編碼。解析系統依據標識編碼對網絡地址和相關聯的信息進行查詢和統一解析,從而實現精準定位,為跨系統、跨企業、跨地域的供應鏈全流程管理、追蹤溯源、網絡精準協同等應用提供基礎支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羅松認為,《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印發,標誌着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發展開啟新篇章,有利於深度賦能重點行業領域發展。

在政策牽引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進入深度應用期。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中,企業節點位於體系的第三層,將企業及其數據納入標識解析體系,是標識技術實現大範圍落地應用的關鍵環節。

大企業率先破局。鏈主企業協作能力強,能夠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完成數字化轉型。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1月,公司建成電機製造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從原材料、倉儲、生産,到質檢、運輸、安裝調試的全流程數據追溯場景,實現産能提高20%,降低人力投入40%。

“我們已初步形成發電裝備行業標識編碼規範,全面提升節點的標識註冊服務承接能力。此外,我們還研發了企業標識管理工具,幫助行業企業快速開展標識解析應用。”東方電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天鵬説。

助力中小企業轉型

中小企業&&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的數字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很多中小企業由於資源限制,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中仍然不能與産業鏈和其他企業完全“貫通”。如何讓標識解析體系切實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北京泰爾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曾西平介紹,公司於2024年初推出標識解析企業節點開放開源計劃,通過開放核心技術和工具、打造標識解析開放社區,構建標識解析開放開源生態,降低企業使用標識解析技術的門檻,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小、快、輕、準”地接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獲取“即裝即用”的定制化標識服務。同時,公司發起“IDInside産品合作計劃”,並向不同行業開放,旨在打造標識産品,實現産品、應用、場景與標識的預連接,共同推動建設百萬量級節點的工業互聯網標識服務網絡。

一些中小企業正在主動利用標識解析體系促進産業鏈上下游數據互通和信息共享,實現降本增效。例如,江蘇華芯智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依託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智數雲&&,與工業軟體進行深度融合,實現産線全生命周期管控和訂單産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主動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服務網絡,公司實現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互聯互通,使各方充分共享信息,打破資源和信息壁壘。

加快落實“貫通”行動

圍繞“貫通”行動計劃落實,各地相繼&&實施方案,推動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賦能更多企業。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單位近日發布《河北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立冀貫通”實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達到10個,服務企業突破3000家,標識累計註冊量突破4.5億個,標識累計解析量突破14億次。標識服務將廣泛覆蓋生産製造、消費品工業、綠色低碳、安全生産等多個重要領域,重點産業鏈鏈主企業覆蓋率達到50%,園區、産業集群實現全面覆蓋,並形成100個以上深度應用場景。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印發的《浙江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浙裏貫通”實施方案》提出,到2026年,自主可控的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建成,重點領域工業互聯網標識實現規模應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産業生態發展壯大,對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暢通産業鏈供應鏈、促進大中小企業和一二三産業融通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山西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門印發《山西省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三晉”實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力爭建成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6個以上,提升已建成節點服務能力。山西將引導省重點産業鏈鏈主、鏈核、鏈上企業和特色專業鎮企業接入標識解析體系,工業互聯網標識註冊量累計突破1億個,接入企業數超2000家。

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5+2”國家頂級節點已全面建成,接入頂級節點的二級節點達370個,接入的企業節點數量超過45萬家。其中,二級節點覆蓋31個省份、47個行業,累計標識註冊量6130億個,國家頂級節點日解析量為1.5億次。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專家續合元建議,下一步各方應從加快標識解析應用推廣、着力完善多層次&&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鏈網協同”等方面着手,進一步促進實數融合,推進新型工業化。(記者 都芃)

【糾錯】 【責任編輯: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