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新脈衝星超1000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27 08:25:00
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天眼”發現新脈衝星超1000顆

字體: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召開的“FAST脈衝星科學研討會”獲悉,截至2024年11月,“中國天眼”FAST發現的脈衝星數量已突破1000顆,超過同一時期國際其他望遠鏡發現脈衝星數量的總和,其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脈衝星和脈衝星雙星,豐富了脈衝星的種類和數量,對理解脈衝星的形成和恒星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脈衝星是轉動很快的中子星,因不斷地發出電磁脈衝信號而得名。它是最緻密的天體之一,有極高的密度、極強的磁場和極強的引力,被公認為物理學和天文學的“超級明星”。自1967年英國科研人員發現第一顆脈衝星以來,國外科研人員已經發現約3000顆脈衝星。

  “脈衝星是研究四大相互作用和極端條件下物理規律的天然實驗室,通過觀測脈衝星,可檢驗廣義相對論、探測低頻引力波等,為脈衝星物理等理論研究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首席科學家朱煒瑋介紹。

  由於具有很高的靈敏度,FAST自2017年調試以來發現了1000多顆新脈衝星,並取得了相當多的重要成果,包括發現最短軌道脈衝星雙星,測量了雙中子星的質量並實現了高精度的引力論檢驗,發現納赫茲引力波信號的初步證據,首次測量年輕脈衝星的三維速度等。

  “從2020年開始,我們團隊對銀河系的盤區進行脈衝星巡天,新發現的暗弱脈衝星成為揭示銀河系中暗弱脈衝星族群的關鍵證據;同時,我們團隊發現的毫秒脈衝星和脈衝星雙星為理解目前尚無定論的雙星演化途徑提供了核心數據,其中也不乏監測引力波的優良探針。”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究員韓金林説。

  朱煒瑋&&,FAST未來將探索通過在望遠鏡周圍增加輔助天線的方式,提升望遠鏡的靈敏度及空間分辨能力;同時,實現射電暫現源定位和綜合孔徑成像的跨越式能力提升,以增加FAST的覆蓋天區科學能力。

  “未來,FAST將做出更加重要的成果,如納赫茲引力波信號探測、揭示快速射電暴的起源、發現黑洞-中子星雙星、揭示中子星狀態方程、解決哈勃常數危機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戴子高對FAST的未來充滿期待。(記者陸成寬)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