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強之專家説丨錢政:高校是原創性科學研究的主力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6 10:32:40
來源:新華網

科技自立自強之專家説丨錢政:高校是原創性科學研究的主力軍

字體:

  新華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凌紀偉)創新驅動的實質是人才驅動。拔尖創新人才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資源,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

  高校怎樣構建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如何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近日,記者採訪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部部長錢政。他&&,北航正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推動教育全過程數字化,實現更多從0到1的新突破。

  培養拔尖人才 支撐科技自立自強

  1952年建校至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見證了國家的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的蝶變。

  “我們的第一屆本科畢業生,通過合作完成一架飛機,我們自主設計的飛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的從無到有。這些表明,北航這所學校傳承着這樣一個基因,始終向着科技自立自強的目標邁進。”錢政説。

  研製新型發動機,突破集成電路關鍵核心技術,建成國際領先的大型零磁空間……近年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信息、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瞄準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從建校到現在,我們勇於捕捉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勇於在高校實現從0到1的突破。”錢政&&。

  在錢政看來,“高校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最主要的是原創性的科學研究,也就是從0到1的研究,高校應該成為主力軍。”

  科技創新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內在一致、相互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圍繞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部署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為己任,從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培養條件的搭建兩個方面,構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據錢政介紹,學校深入設計了發動機、集成電路、網絡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本博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課程體系、教學模式上進行充分設計和研討。此外,北航還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條件的搭建。“我們深度融合了科教和培養教,搭建了北航科教&&,支撐高端人才培養能力的模式探索。我們還強化産教融合,希望通過科教産教緊密結合,深度實現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發展,探索一條人才培養特色發展之路。”

  AI賦能科研教學 塑造數字化人才

  數字化是點燃教育創新的引擎,是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突破口。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顯示,過去3年中國排名從第24位躍升到第9位。

  當下,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飛速發展,新技術如何賦能教育教學發展,成為擺在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時代課題。

  以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為例,在錢政看來,第一步是要實現教育教學過程的全部數字化,然後才能從中進行人工智能應用的挖掘。“北航已經全部實現了教育教學數字化,包括我們的教室全部是智慧教室,我們的教學過程、教務管理全部數字化。”錢政説,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正在探索和實踐AI賦能所有教學過程,涉及AI巡課、AI助教、AI專業評價、AI課程建設等方面。

  錢政堅信,通過幾年探索,一定能夠總結形成一套AI賦能我國高等教育的模式、體系。相信在人工智能助力下,未來將提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能力,引領未來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潮流。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彌補教學資源的短缺,也有利於培養具備數字化素養的人才。錢政認為,數字技術和數字能力的培養,應該成為高等教育努力探索的方向。培養學生具備高度數字化能力,在走向工作崗位後,能夠勝任現在的科技發展需求,應對現代工業發展的挑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部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傳承以“空天報國”為內核的北航精神,將繼續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使命擔當。

  “展望未來,我們有信心看到北航人和北航自主創新的更多新技術,能夠不斷孵化,支撐和服務於我們的國防和國民經濟發展。”錢政説。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