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所有賽事於當地時間8月11日下午5時在法國巴黎結束,中國體育代表團以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的優異成績完美收官。其中,金牌數創造了境外參賽歷史最佳戰績,與美國隊並列第一。
競技體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在此過程中,科技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國紅”閃耀奧運舞&的背後,體育科技的“競逐”同樣在上演,從選材、訓練、裝備到運動康復,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科技支撐。新科技的運用也成為“科技賽場”比拼的焦點。
智能助力,訓練效果更顯著
巴黎奧運會網球賽場,21歲的鄭欽文連續鏖戰,勇奪亞洲歷史上首枚奧運會網球個人項目金牌。
在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大數據中心,17人組成的數據分析小組,為鄭欽文的奪冠之路“保駕護航”。
200余份賽前分析報告、30余份賽後運動表現分析報告……巴黎奧運會期間,為克服時差問題,數據分析小組輪流倒班,協作完成數據採集、賽後分析、潛在對手分析等工作,為中國網球選手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保障服務。這是大數據賦能運動訓練與比賽的典型案例之一。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工程學院副教授崔一雄介紹,以大數據為依託,北京體育大學自主研發網球大數據表現&&,建立專業的網球比賽數據庫,成為服務國家網球隊訓練和比賽的“智慧大腦”。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院長武文強也&&,新科技讓訓練效果更直觀,有助於進一步優化訓練。
在國家射擊隊訓練基地,氣步槍槍口下端會安裝一個微型激光瞄準測試儀,與之配合的還有足底壓力測試儀、無線表面肌電測試儀等可穿戴設備,這是武文強團隊為國家射擊隊自主開發的同步測試系統。
“當運動員拿起步槍開始射擊時,從入靶到擊發,全過程的晃動軌跡變得清晰可見,足底壓力變化和肌肉發力數據也同步生成。”武文強告訴記者,這些用肉眼看不到的動作細節,正是教練員發現和解決訓練問題的“金鑰匙”。
在長達3年的備戰訓練中,武文強團隊為運動員訓練提供數據對比與報告,結合相關教練、學者的經驗,將技術錯誤的原因和糾正建議標準化,融入分析軟體,讓數據在賽場上大展身手。
本屆巴黎奧運會,中國隊在步槍、手槍、飛碟賽場共獲5金2銀3銅,獎牌數量超越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造了射擊項目在歷屆奧運會上的最好參賽成績。
裝備升級,競技狀態更穩定
8月7日,在巴黎奧運會舉重男子61公斤級比賽中,中國選手李發彬成功衛冕,為中國奪得巴黎奧運會舉重首金。
能夠取得佳績,除了此前在訓練場上的苦練,教練團隊還提到舉重鞋對能力發揮的作用。李發彬所穿的舉重鞋針對中國選手的腳型設計,讓他在舉重時能夠保持更高的穩定性。
伴隨李發彬奪得奧運冠軍的這雙舉重鞋,前掌內嵌“鼎形”碳板,後跟支撐面配置六邊形抗傾覆結構。正因如此,舉重運動員做技術動作時的向上提升力和後向抗傾覆力得到明顯提高。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小平&&,運動裝備往往集新材料研發和新設計於一身,技術更新迭代速度快,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也是體育科研創新的前沿陣地。
在巴黎奧運會射擊賽場,中國選手劉宇坤在射擊男子50米步槍三姿比賽中獲得冠軍。他穿着的射擊皮服是一件量身定制的“戰袍”。
步槍射擊皮服不僅要為運動員提供良好的支撐,提升穩定性,還要符合國際射擊聯合會的一系列“硬指標”。此前,由於技術、材料缺乏,國家射擊隊使用的皮服與鞋等裝備長期被國外品牌壟斷。2022年3月,北京服裝學院組建跨學科團隊,啟動研發工作。
“為了達到國際射擊聯合會標準,我們進行了很多次實驗,攻克了材料研發、版型設計等多項難題。”北京服裝學院材料設計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越平説,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團隊終於製作完成了符合正式比賽標準的服裝,打破了國外品牌在此行業的壟斷。
巴黎奧運會上,從射擊比賽服,到機能內衣,再到射擊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射擊皮服産品,助力劉宇坤一路拿下金牌。(記者 何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