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産業探新記丨人類“左膀右臂”?人形機器人加速走進現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22 20:53:37
來源:新華網

智能産業探新記丨人類“左膀右臂”?人形機器人加速走進現實

字體:

海報製作:方金洋

  新華社天津6月22日電(記者徐思鈺、張宇琪)“你好,我是聰明善良的小柒同學,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正在天津舉辦的2024世界智能産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上,中國移動展出的AI倣生人向參展觀眾進行自我介紹,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觸感細膩、細節逼真的小柒自然地眨動着雙眼,與人交流。“這款智能交互倣生人形機器人,攻克了多模態智能感知、智能情感交互、面部微表情等核心技術,具有接近人類的自然互動交流的能力。”大連蒂艾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博陽介紹説。

  “智博會”上,中國移動展出的AI倣生人。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倣生人形機器人複雜程度高、市場前景大、通用價值高。記者在本次智博會現場探訪發現,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迅速,大型人形機器人在工作應用、人機交互等方面展現了強大潛力,停留在想象中的人形機器人正逐漸走進現實。

  在“智能機器人展區”裏,一款人形機器人正打着太極拳,動作專業。“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人形機器人Walker X,搭載41個高性能伺服關節,具備手眼協調、取物等功能。”優必選科技人形機器人交付負責人熊竟闖説,這款機器人不僅可以做家務,還可作為成長伴侶,給兒童讀繪本,陪他們聊天。

  人形機器人Walker X正在“打太極”。新華社發(胡震澤 攝)

  在新能源汽車企業蔚來的工廠裏,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已開展“實訓”,在流水線與人類協作完成汽車裝配及質量檢查作業。

  人形機器人交互系統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後,明顯提升了人形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的自主決策能力。熊竟闖説,“我們的人形機器人交互和視覺能力已經與一名成年人相倣,未來人形機器人能更大程度解放人類的雙手,為人類提供智能化、有溫度的服務和陪伴。”

  去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在智博會現場拍攝的一款輕量化關節模組手臂。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身高約1.8米,體重約47千克,通體黑色,用手推會自動調整走位……行走的“宇樹H1”人形機器人儼然成為展區裏“大明星”,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

  “這是我們2023年研發生産的一款人形機器人,具有高負載、高爆發等特點。”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姜儼峰介紹説,目前,“宇樹H1”機器人已經實現工業場景下的功能應用。

  一個多月前,宇樹發布了最新人形機器人産品——“宇樹G1”,這款機器人相比“宇樹H1”有更強的靈活性,可進行高難度的精確控制動作,如開啟汽水瓶、焊接等。

  “借助AI的加速發展,我們的人形機器人也在不斷升級和演進。”姜儼峰説,人形機器人帶來的是一場生産力變革,將在重復性大、危險性高、陪伴性強的領域解放對勞動力的束縛,為人類生活帶來更多改變。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