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技術邁向工程應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18 08:37:49
來源:科技日報

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技術邁向工程應用

字體:

  “我們已基本掌握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關鍵技術。”近日,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以下簡稱鐵四院)副總工程師文望青告訴記者,該院牽頭承攬的中國鐵建科研重大專項順利結題。專項形成了常導高速磁浮建造關鍵技術方面系列自主知識産權和指導性設計原則,向工程化應用邁進一大步。

  磁浮交通是傳統鐵路交通發展100年後誕生的新技術。該技術以無接觸方式重構列車與線路的相互關係,突破了傳統地面交通工具的速度極限。

  磁浮技術基於“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電磁懸浮原理,以磁鐵對抗地心引力使車輛懸浮,再利用電磁力引導,推動列車前行。自20世紀60年代始,德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相繼開展大規模磁浮交通研究。

  磁浮交通的技術路線可分為常導高速磁浮和超導高速磁浮。文望青介紹,常導高速磁浮可利用電磁吸力實現懸浮。具體來説,它採用電磁鐵與良導磁材料之間的電磁吸力,通過自動閉環控制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無接觸懸浮。超導高速磁浮則利用超導體的抗磁性實現磁懸浮。超導磁體在低溫下産生強大磁場,與軌道上的線圈相互作用,産生電動斥力將列車懸起。

  20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同步研究京滬高鐵磁浮及輪軌技術方案。鐵四院橋梁院副總工程師曾敏説,此次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彌補了現有常導高速磁浮在自主知識産權、系統産業鏈、可工程化應用等領域的不足。

  項目組以建設常導高速磁浮長大幹線為應用場景,圍繞橋梁建造、隧道建造、站場主要技術標準研究、長定子牽引網建造關鍵技術、牽引供電及運行控制系統關鍵技術、道岔系統關鍵技術等7方面進行系統研究,並針對性地對時速600公里常導高速磁浮建造技術專利進行分析與布局。

  歷時4年,項目組圓滿完成各階段研究任務。項目總計形成專利70項、産品4項、工法3項、工藝2項、技術條件5本,軟體著作權1項。

  同時,項目組還發明了適用於橋路隧全覆蓋的功能件軌道梁一體化結構,研發了高精度多向無級可調支座保證施工及運維的精度要求,創新設計了適用於常導高速磁浮施工及運維的專用設備,以提升施工效率、減少運維難度。

  曾敏介紹,目前,該項目研究相關成果已成功應用於部分工程。(記者吳純新 通訊員張啟山)

【糾錯】 【責任編輯:朱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