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根據乘聯會數據,截止5月12日,新能源汽車今年以來累計零售269.2萬輛,同比增長33%。然而,在銷量不斷增長的另一面,是價格戰的愈演愈烈,各大車企密集調整産品價格以及推出相關“以舊換新”政策,以抓住市場增長機遇,擴大自身市場份額。
價格戰背後是“以價換量”,長期持續下去,會對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盈利水平造成巨大壓力,不免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困局。如何提升産品的附加值,避免同質化競爭,是整個汽車行業共同的課題。
智能化創新,顯然是一項破局之道。科技創新企業跨界入局,也是近年來中國汽車行業的一股新潮流。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傳統工業精益生産製造相融合,加快了汽車科技創新,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水。通過鴻蒙智行聯合車企“造好車”的華為,正是其中的代表。
近期,華為與北汽合作打造的鴻蒙智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正式亮相,並在北京車展上與消費者見面。在萬物互聯時代,“鴻蒙”構建了自研操作系統,是生態互聯的基礎;而在新能源車領域,“鴻蒙智行”則撐起了更大的出行場景。

據悉,享界S9價格或將定為50萬元級別。在近一年來,汽車市場愈演愈烈的價格戰背景下,華為與北汽打造這款豪華轎車,背後是中國科技創新與汽車工業製造的又一次強強聯合,同時也是推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次創舉。在享界S9正式亮相的同期,華為終端BG 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也對外披露了這款新車的部分信息。

華為終端BG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
享界S9將超越消費者對豪華車的期待
市場在變,消費者需求亦在變。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豪華品牌乘用車銷量496萬,增長19.8%,高於整體5.8%增速。豪華品牌乘用車份額達22.9%。根據最新的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4月上半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為50.39%,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這就意味着,新能源車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然而在高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無論是傳統豪華品牌,還是新勢力廠商,都還沒有一款行政級豪華轎車成為真正的“爆款”,享界S9就將把發展目標定位在這片藍海市場。

對於享界S9的推出,汪嚴旻談到,這是與鴻蒙智行最新合作夥伴北汽推出的最新産品。而在此前,鴻蒙智行生態聯盟已經吸引了賽力斯、奇瑞兩家車企的加入,基於這個創新聯盟,華為與車企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更優秀的智能汽車産品、推動汽車産業向智能化、高端化發展。

儘管享界S9在本次車展上僅有靜態外觀展示,依然憑藉其獨特的設計與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的定位,吸引了大量目光。據官方信息,享界S9長寬高分別為5160mm×1987mm×1486mm,軸距達到了3050mm,艙內可用空間高達3460mm,空間表現極具優勢。汪嚴旻&&:“享界S9的D級空間優勢,會超過寶馬7係、奧迪A8和奔馳S等傳統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
“車身做大相對簡單,更難的是如何打造更全面的豪華體驗,這對鴻蒙智行團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對於如何定義豪華,汪嚴旻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從問界M9到享界S9,最大的豪華是‘安全’。鴻蒙智行的所有車型在研發過程中,都選擇了更好的材料進行被動安全體系的設計。另一方面,通過智能化去實現更強大的主動安全,將AEB、主動避讓和障礙物檢測等新技術搭載到車型上,使得汽車能主動去避讓事故或者可能發生的事故,讓用戶能體驗到智能駕駛並不是炫技,而是實實在在能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此外,“設計”是貫穿豪華汽車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據他介紹,華為一直追求極致、純凈、簡約的設計理念,不用過多繁複的裝飾,讓産品體現材質的本身,使其呈現本真狀態。在車展展&上,享界S9豪華與優雅的設計引人矚目——以“人間星河”為設計靈感,演繹出全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車身線條流暢,光影效果渾然一體,隱藏式水切設計更是巧妙地將車身融為一體,展現出極致的科技感和簡約風格。星河大燈的全新設計如同璀璨的星河般耀眼,而全新的寰宇色系“寰宇紅”和“星暉金”更是呈現出寰宇之美,使整車散發出優雅豪華的氣息。

“還有一點,我們認為豪華汽車不僅僅體現在使用高級材料和創新的科技,還需要紮實的製造能力和極致質量品控。”據汪嚴旻介紹,在質量品控領域和生産製造支持上,華為與北汽的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北汽集團産品累計銷量3100萬,研發體系布局全球五國七地,擁有三電、智能網聯領域試驗中心,在整車研發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北汽生産製造團隊也有豐富的豪華産品生産經驗。而華為將自身在ICT領域、智能終端製造的嚴格質量標準延伸到汽車領域,“讓享界S9擁有卓越品質、超越消費者對豪華車的期待。”
全面賦能,華為用行動為中國汽車發展貢獻高價值
中國汽車行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已經逐步引領汽車智能化轉型潮流。究其原因,智能化體驗創新滿足了消費者的全新需求。對此,汪嚴旻在採訪中還提到360創始人周鴻祎:“在展&上,我與周總聊了一會兒。他告訴我,問界M9的智駕體驗超越了他的期待,在北京四環上開車都會用華為智能駕駛系統,並且很放心。我覺得這一點就是科技帶來的創新體驗,並不是你要通過多少流量、多少宣傳能夠打造出來,打動人的,最終是産品本身、是科技本身。”
而據第三方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在2024北京車展之時發布最新研究:2024-2030年全球聯網汽車出貨量將超過5億輛, 預計到2030年,售出的聯網汽車中約九成將具有聯網5G功能。中國有望引領全球聯網汽車銷售市場,電動化、自動駕駛和先進信息娛樂功能是推動汽車聯網增長的主要因素。
但在豪華汽車領域,外界有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中國企業缺少BBA般的“百年豪華積澱”。對此,汪嚴旻認為:“回到第一性原理,百年積澱的含義,其實是在説汽車行業一百多年的變化相對緩慢,需要一點點積累,就像沙子沖刷岩石。這種百年沉澱非常令人尊敬,是一種極致的工匠精神。”

與此同時,他也強調,在智能化時代,技術創新突飛猛進,這給了中國企業打造豪華旗艦的機會——用快速創新的智能科技,打造出色的智能體驗,再結合對工藝、品控等層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兩者結合,就能重塑智能時代的全新豪華。
30餘年間,華為在ICT信息産業領域的專業性與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智能軟硬體能力及質量管理方面的經驗讓華為與高端劃上了等號。而早在10年前就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進行持續投入,華為在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核心技術實現了代際領先,將各項硬核技術扎到根。
在智能駕駛與智能座艙領域,華為ADS 2.0智能駕駛系統,已在問界M7、M9、智界S7等車型量産落地,不依賴高精地圖,國內城市覆蓋率最高,有路就能開,有位就能停。截至2024年4月,智駕總里程超過2億公里;自問界M5推出鴻蒙智能座艙後,不僅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座艙體驗,還推動了整個汽車行業在智能座艙技術創新與體驗的進步。
此外,在三電、智能車載光、智能車控等相關領域,華為的BMS電控技術、智能投影大燈、途靈智能底盤等尖端技術,也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賦能中國智能汽車産品全面提升産品競爭力。

不僅僅是車型産品層面的創新,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華為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華為數字能源BU專注於智能充電技術解決方案, 2024年計劃和合作夥伴一起,在國內建設10萬根以上、功率高達600kW的全液冷超充樁,能夠保證用戶‘充電一秒一公里’。”汪嚴旻補充道。在車展期間,華為攜手首批的11家車企、行業協會、充電運營商成立了超充聯盟,基於華為超充帶來的新技術、新使命、新生態,讓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質量的充電。
“雖然市場上競爭激烈、價格戰還在持續,但我們認為價值戰才是正道。華為不造車,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華為將持續賦能汽車生態,鴻蒙智行將聯合中國産業夥伴,共同打造更豐富的高端智能産品矩陣、用實際行動為中國汽車發展貢獻高價值。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的推出,就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文/鄭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