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約|硬核浪漫!鵲橋二號在太空撐起一把“金色大傘”-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4/12 17:38:26
來源:新華網

星空有約|硬核浪漫!鵲橋二號在太空撐起一把“金色大傘”

字體:

  新華社上海4月12日電 題:硬核浪漫!鵲橋二號在太空撐起一把“金色大傘”

  新華社記者張建松、吳振東、丁汀

  國家航天局4月12日消息,鵲橋二號中繼星已完成在軌對通測試。經評估,中繼星&&和載荷工作正常,功能和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可為探月工程四期及後續國內外月球探測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鵲橋二號通過一個大型可展開的星載天線,實現月球背面與地球之間的信號傳輸。星載天線完全展開後,形如一把直徑達4.2米的“金色大傘”。在廣袤無際的茫茫太空,既硬核又浪漫!

  2024年3月20日,長征八號運載火箭衛星支架相機拍攝成像。鵲橋二號中繼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太陽翼及傘狀天線順利展開,圖像左側為天都試驗星。(國家航天局供圖)

  這把“金色大傘”由東華大學産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製。在該校實驗室,記者見到了這把“金色大傘”的縮比模型,只見一根根圓弧狀的“傘骨”支撐起一層薄如蟬翼的金黃色網狀“傘面”。

  “這張金屬網就是星載天線的關鍵部位,能反射電磁波進行信號傳輸。這是用每根直徑不到頭髮絲四分之一的金屬鉬絲,三根並在一起編織而成。每根鉬絲表面鍍了金,能有效增強反射率;鉬絲中還摻入了有機元素,使其更加強韌。”東華大學産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南梁教授介紹説。

  在東華大學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拍攝的鵲橋二號星載天線縮比模型(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傳統的星載天線大多采用鋁合金等金屬材質的材料,又硬又重,且不利於天線在太空中收放自如。有沒有一種材料能夠讓星載天線既輕便又性能穩定?

  自2008年以來,陳南梁帶領東華大學特種編織及高性能産業用紡織品研究團隊,經過反復試驗鎖定了“鍍金鉬絲”。該材料具有高強度、低熱膨脹系數、不易斷、反射率高等特性,適合製造空間可展開網狀天線反射體。但要把它做成金屬網卻不簡單,既要強韌,還要柔軟可編,易在太空中收納展開。

  鵲橋二號星載天線縮比模型上的“鍍金鉬絲”(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經過長期科研攻關,科研團隊採用了極細金屬絲合股及經編技術,創新設計製造出專用的並線、整經和經編設備及全套生産工藝。

  一系列技術和工藝突破,不僅順利實現了星載天線金屬網“剛柔並濟”,還讓這把“大傘”的重量大幅減少,更便於攜帶和做大尺寸。目前,我國的衛星大型天線金屬網研發製造全部環節已經實現國産化,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東華大學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拍攝的金屬網拉伸性能實驗(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天線反射面就像航天器的眼睛和耳朵,有助於深空探測看得更遠聽得更清,可以大大增強空地、星際間的交流,有助於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拓展生存空間,為未來的資源開發和利用提供可能。

  東華大學産業用紡織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南梁教授介紹産品(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pagebreak

  在東華大學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陳南梁教授(左二)和團隊成員蔣金華(右一)、邵光偉(右二)、邵慧奇(右三)、畢思伊(左一)在研討工作(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pagebreak

  東華大學紡織面料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蔣金華(前)和邵光偉進行金屬網拉伸性能實驗(4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海報設計:程思琪

【糾錯】 【責任編輯:馬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