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發現|科學家發現約1億年前的海洋內寄生蟲-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8 11:05:02
來源:新華網

遠古發現|科學家發現約1億年前的海洋內寄生蟲

字體:

  新華社南京3月28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國、德國、英國、緬甸等多國古生物學者在距今約1億年的緬甸克欽琥珀中發現了一塊絳蟲化石。這是全球首個確定的絳蟲身體化石,為研究絳蟲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證據。這項新發現還顯示,琥珀不僅可以保存節肢動物的內部結構,也可以保存絳蟲這類軟軀體動物的內部結構。

  絳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廣泛分布于幾乎所有的陸地、淡水和海洋生態係統中。研究人員運用光學顯微鏡、顯微電腦斷層掃描成像技術等,發現該化石前部保存了絳蟲精美的內部結構,與錐吻目絳蟲完全符合;外部形態特徵也與錐吻目絳蟲一致。

  緬甸克欽琥珀中的絳蟲化石(A為光學顯微鏡圖像;B為顯微電腦斷層掃描圖像)與現生錐吻目(C為電子顯微鏡圖像)比較。(受訪對象供圖)

  錐吻目絳蟲是海洋中物種數最多的絳蟲類群之一,身長約1釐米,身體表面有大量鉤子一樣的結構,頭節上有幾個可以動的足狀吸槽。其成蟲主要寄生在鯊魚和鰩魚的胃腸道中。由于沒有嘴巴和消化道,它們通過皮膚吸收養分,跟宿主“搶飯吃”。

  化石內部結構(A)與現生錐吻目(B)比較。(受訪對象供圖)

  主導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介紹,由于絳蟲的寄生習性以及軟軀體容易降解,此前沒有發現過化石證據。本次發現為研究絳蟲的早期演化提供了直接證據。

  “除了絳蟲,這枚琥珀還包裹了大量砂礫、植物産生的毛狀體以及一只蚧殼蟲,表明這枚緬甸克欽琥珀形成的環境靠近海邊。”參與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羅慈航説,由此對海洋內寄生絳蟲何以出現在琥珀中提出了一種假設:這條絳蟲可能寄生在鰩魚的腸道內,鰩魚擱淺後被一只恐龍捕食,在取食內臟時,絳蟲掉了出來並被附近的樹脂包裹。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地質學》上。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