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發現丨史前巨猿滅絕竟與“挑食”有關-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11 16:02:38
來源:新華網

遠古發現丨史前巨猿滅絕竟與“挑食”有關

字體: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記者溫競華)直立身高可達3米、體重最大可達300公斤,地球史上體形最大的靈長類步氏巨猿的滅絕謎題,近日被來自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解開。研究發現,對攝食行為和食物偏好的執著,使步氏巨猿無力適應環境改變,在29.5萬至21.5萬年前走向滅絕。

  步氏巨猿生活場景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相關成果11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步氏巨猿曾廣泛分布于以廣西為代表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如今,卻只有近2000顆牙齒和4件不完整的下頜能證明它們曾經存在。當時生存于同一地區的其他靈長類都成功適應了環境並繁衍生息,為何唯獨給人印象無比強大的巨猿難逃滅絕宿命?

  步氏巨猿巨大的下頜化石。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攝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引領的一項國際合作多學科綜合研究,解開了縈繞在古生物學界多年的謎團。研究團隊自2015年起在廣西調查了數百處洞穴化石地點,從中選取22處進行樣品採集,其中包括11處産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以及11處時代較晚未産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將6種獨立的測年技術應用于含化石堆積物和化石本身,獲得157個放射測量測年結果。這些年代數據與孢粉、哺乳動物群以及牙齒穩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個方面的分析結果相結合,全方位展現了步氏巨猿滅絕的前因後果——

  步氏巨猿的生存環境、攝食行為、滅絕過程隨時間發展的變化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約230萬至70萬年前,偏好果實、花朵等食物的步氏巨猿曾在資源豐富的森林中興盛繁榮。而後,隨著季節性增強,森林逐漸退化,草地大幅增加。生存環境變化讓步氏巨猿偏好的食物逐漸匱乏,但它們仍然依賴缺乏營養的備選食物,食物多樣性大為減少;同時,它們的體形越來越大、越發笨重,攝食地理范圍大幅縮小,致使種群不斷萎縮,最終在29.5萬至21.5萬年前滅絕。而作為步氏巨猿的近親,猩猩的體形變得更小更靈活,還改變了攝食行為和棲息地偏好,得以繁衍至今。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張穎奇説,當前,人類正面臨生物多樣性挑戰,探究步氏巨猿滅絕的原因,將為我們理解靈長類動物的生存韌性和其他大型動物的適應策略與生存挑戰提供啟示。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