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5G融合創新 構築先發技術優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2/06 09:26:24
來源:科技日報

深化5G融合創新 構築先發技術優勢

字體: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興起,以5G、雲計算、大數據、算力網、人工智能(AI)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先進計算、未來網絡、智能感知等新技術、新方向不斷涌現。

  12月6日,2023世界5G大會在河南鄭州開幕。5日,大會先導論壇——Tech Talk 2023創新技術論壇圍繞“融合創新提升價值空間”主題,探討數字技術的走向,以及其在跨界融合中如何創新演進,協力推動形成融合創新發展新範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致辭中&&,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以5G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成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我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截至10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到321.5萬個,5G行業應用在廣度和深度上雙管齊下,目前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67個。5G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正加速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正處於爆發式突破的關鍵階段。”中國科學院院士、未來移動通信論壇副理事長尤肖虎&&,除了跨界融合催生新應用、新業務,5G還與新型算力、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工業製造網絡等橫向融合,形成交叉發展新趨勢,加快信息技術變革。

  鄔賀銓強調,全球主要國家、國際組織紛紛加強5G Advanced(5G-A)演進與6G研究,強化技術布局和資源投入,努力構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先發技術優勢。

  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及其他先進技術橫向融合、交叉發展,儘管還面臨挑戰,但已勾勒出許多努力方向,其中,太赫茲技術與智能超表面技術尤為引人關注。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姚建銓長期從事激光與非線性光學頻率變換、太赫茲科學與技術方面的研究。在他看來,5G向5G-A和6G的持續演進過程中,對網絡帶寬、傳輸速率和時延等特性提出更高要求。隨着越來越多創新型大帶寬應用的出現,學術界和産業界對太赫茲的研究和應用也提上了日程。

  在國內産業鏈各方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太赫茲的研究水平逐漸提高,器件、裝置、系統都在逐步建立。姚建銓&&,雖然人類尚未充分認識和應用太赫茲頻段,但隨着研究工作的開展,太赫茲已經從實驗室走向應用階段。

  “6G給産業界展現了廣闊前景,比如巨容量、巨連接、泛應用等,但要實現6G的美好願景,除了傳統方案的持續演進,産業界更需要探索一些變革性、顛覆性技術。智能超表面(信息超材料)就是解決6G挑戰的途徑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毫米波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崔鐵軍&&,團隊在國際上首創信息超材料這一新領域,其典型特徵是可以對電磁波實時可編程調控;可以同時調控電磁波和處理數字信息,連接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很容易與AI算法和軟體相融合。這一我國自主提出的全新物理層技術體系有望成為6G變革性技術。

  “大模型訓練一定是多機的、分佈並行的,融合了數據並行、模型並行、專家並行3種訓練模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緯民認為,目前大模型的訓練主要基於英偉達公司的GPU(圖形處理器)、國産AI芯片、超級計算機3種系統。他建議,可以通過優化編程框架、並行加速、算子庫等軟體來整體改進國産AI芯片的生態系統,也可以用超級計算機來做大模型訓練,從而不斷提升國産大模型的訓練水平。

  在技術落地層面,5G也發展出AI、邊緣計算、大數據等新方向,産生很多典型業務。中國電信首席專家、中國電信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畢奇介紹,在鋼鐵、煤礦、港口等垂直行業,出現無人機巡檢、遠程控制、智慧港口運營、無人岸橋等很多新業務。“5G在各行各業做了大量嘗試,目前來看,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工業製造等方面成果比較突出,其他方面還在探索之中。”畢奇&&。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極大推動了信息化進程。物聯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等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向縱深發展。”鄔賀銓説,5G將繼續拓展工業、服務業、農業等傳統領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空間,成為實現新的産業增長的重要推動力。5G、6G移動通信,還將深刻影響生産力的關係和經濟運行機制,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開闢更大空間。

  (科技日報鄭州12月5日電 記者 崔 爽  劉 艷)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