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成經濟增長重要驅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20 08:56:14
來源:經濟日報

算力成經濟增長重要驅動

字體:

技術人員在對湖北移動襄陽雲計算中心電力係統進行巡檢維護。謝 勇攝(中經視覺)

  在日前召開的2023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表示,算力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正在成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截至2022年年底,我國在用標準機架超過650萬架,算力總規模已達180EFLOPS,排名全球第二位,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億GB)。

  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透露,工信部計劃結合算力行業最新發展情況,出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品質發展的政策文件,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並加速推進網絡設施與算力設施配套部署,進一步優化升級網絡體係架構,加強算力網絡監測,打造滿足各類算力應用需求的運力體係。

  算力規模增速領跑

  近日發布的多份報告都認為,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經成為繼熱力、電力之後新的生産力,能有效帶動GDP增長。

  據中國信通院測算,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元至4元的GDP增長。IDC(國際數據公司)聯合浪潮資訊、清華大學全球産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2—2023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提出,盡管全球GDP增長普遍放緩,但數字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算力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15個重點國家的計算力指數平均每提高1點,國家的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6‰和1.7‰,預計該趨勢在2023年至2026年將繼續保持。

  IDC中國副總裁周震剛介紹,測算發現,當一個國家的計算力指數達到40分以上時,國家計算力指數每提升1點,其對GDP增長的推動力將提高到40分以下的1.3倍;而當計算力指數達到60分以上時,國家的計算力指數每提升1點,其對GDP增長的推動力將提高到40分以下的3倍,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更加顯著。

  清華大學全球産業研究院副院長李東紅表示,從研究來看,提高算力對一國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非常顯著,且隨著計算力指數的增加,提升效應會越來越明顯。算力先發國家優勢會隨著算力投資的增加而增強,加大算力投資已成為驅動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我國算力産業規模正迅速擴大。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産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畢馬威與聯想集團近日聯合發布的《普慧算力開啟新計算時代》報告預計,到2025年,我國算力核心産業規模將不低于4.4萬億元,算力關聯産業規模可達24萬億元,算力有望成為國家數字經濟藍圖中繼電子資訊制造業和軟件業之後的又一超級賽道。

  多份報告都認為,中國居于全球算力領跑者位置。“當前,美、中、歐、日基本穩居全球算力産業規模前四位,美、中兩國處在領先地位且中國算力規模增速明顯領跑。各國算力投資或補貼計劃均超千億元。”畢馬威中國數字化賦能主管合夥人張慶傑説。

  周震剛介紹,從計算力指數國家排名看,美國和中國分列前兩位。在中國市場,2022年,整體伺服器市場規模仍然保持6.9%的正增長,達到27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25%,僅次于美國,穩居第二位。

  IDC統計,2022年中國加速伺服器市場規模達70.7億美元,在整體伺服器市場規模中佔比超過20%。2017年至2022年復合增長率達48.8%,增速居全球第一位。預計2027年,中國加速伺服器市場規模相比2022年還會有2倍以上的增長。

  賦能産業效應明顯

  算力是助力産業轉型、賦能科技創新的新動能。張雲明表示,我國算力産業已初具規模,産業鏈上中下遊企業協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動。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各行業各領域滲透,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智慧醫療、遠端教育、金融科技等新應用、新業態不斷涌現,迸發出蓬勃生機,極大激發了數據要素創新活力。算力不僅成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制造業已成為算力賦能的重點領域。《2022—2023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提出,各行業計算力發展水準總體呈上升趨勢,計算力水準排名前五位的行業為互聯網、制造業、金融、電子政務、電信。對比上一年度,制造業超過金融業,排名第二位,通過數字化變革推動制造業發展,已經成為各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手段。從中國市場看,未來5年制造業IT支出的年均增速將達到16.2%,顯著高于全球其他地區。

  《普慧算力開啟新計算時代》報告將各行業的算力需求潛力分為四類,分別是以資訊通信業和制造業為代表的“普慧雙驅型”,以汽車業為代表的“智慧拉動型”,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普適促進型”,以及以醫療和教育産業為代表的“發展醞釀型”。其中,制造業將成為“普慧”算力最大的潛在市場;而醫療和教育的算力需求還在醞釀階段,當“普慧”算力降本後有望迎來爆發期。

  周震剛分析,當前,各國都在搶奪制造強國的制高點,制造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數字化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正在為制造業帶來重大變革。例如,在汽車生産制造中,生産車身、發動機、底盤和內飾等方面已廣泛使用機器人自動化生産線。在供應鏈管理中,通過數字化的生産係統和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更快速地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

  “IT投入帶來數字經濟倍數增長,不同行業的IT投入對企業營收與利潤的創造有所不同。其中,制造業的投入産出比表現更好。”周震剛介紹,測算顯示,IT支出每投入1美元資金,可以拉動15美元的數字經濟産出,拉動29美元的GDP産出。其中,在制造業全球前30名的企業中,IT每投入1美元,可以拉動45美元的營收産出以及6美元的利潤産出。

  李東紅表示,算力投資流向實體經濟,用于實現産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直接參與最終生産過程;流向數字産業,可以提供算力服務。制造業是強國之基,各國都非常重視,領跑者要保持優勢,就要繼續加大在制造業領域的算力投入。

  浪潮資訊副總裁張東認為,算力供給在基礎硬體方面差別不大,到了軟件平臺會結合不同行業提供差異化應用。浪潮資訊推出元腦生態,目的就是攜手各個行業的合作夥伴更好賦能行業。其中,制造業是近年來浪潮資訊重點發展的行業,聚集了很多在制造業方面有特長的演算法供應商、應用供應商,和他們共同形成應對行業難題的解決方案。

  普慧算力釋放數據紅利

  “一方面,算力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凸顯,生成式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應用對算力産生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摩爾定律接近極限,性能提升變緩,單純依靠晶片獲得算力增長的傳統模式需要重新思考。”張東認為,解決當前算力發展存在的供需失衡問題,需要通過多元化的算力平臺、係統化的設計思維、基建化的算力供給方式、生態化的協作模式來應對算力發展中存在的挑戰。

  其中,多元化是指供給和需求的多元化,也包括技術的多元化;基建化則是要實現算力普惠,使算力像水和電一樣便捷地提供給千行百業,讓大家都用得起、用得上。“比如在人工智慧大模型時代,面對算力當量巨大、模型訓練困難、算力成本高昂等算力挑戰,浪潮資訊打造了極致高效的算力係統、智能的算力調度係統智算OS和隨需取用的算力服務。”張東説。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表示,在算力供不應求的現實情況下,傳統計算架構正失去競爭力,必須探索新的計算模式。普慧算力將開啟“萬物皆數據”“無數不計算”“無算不智能”的新計算時代。

  “普慧算力意味著算力要成為像電力一樣的公共資源,其本質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讓算力更好用。”張慶傑解讀説,普慧是普適與智慧。其中,“普適”意味著算力將成為人人可得、人人可用、人人適用的基礎資源,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基礎。“智慧”意味著算力將具備自適應、自學習、自進化等智能,是實現通用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推動數字經濟邁向更高階段的必然要求。普慧算力能強有力地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數據匯聚融合、共用交換和開發應用,充分盤活數據資産,將中國的“人口紅利”轉變為“數據紅利”。

  “為了推動普慧算力加速實現,聯想集團已構建起新IT全棧全周期的服務能力。在‘端’(智能終端/物聯網)方面,聯想集團在伺服器市場已步入全球前三名;聚焦‘邊雲網’(智能基礎設施)帶來的算力流轉,聯想集團提出了‘融合化、場景化、訂閱化、綠色化’的四維算力,助力實現算力普及與智慧賦能。”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説。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