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從這裏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20 20:40:49
來源:新華網

信心,從這裏來

字體:

  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信心,從哪裏來?2月20日,在由阿裏研究院主辦的“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2023新經濟智庫大會上,來自學界、産業界的學者、專家和企業家認為,技術創新、數字化平臺、數實融合深度發展的模式和道路,以及生來具有數字化基因的中小企業的快速崛起,正在為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持續強信心、增後勁、添活力。

  信心來自數字技術創新和産業技術創新的互動疊加

  當前,如何使利用數字資源為經濟復蘇創造增添活力與動力,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裏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經濟發展中顛撲不破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技術因素。在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中,一旦産業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的創新合上節拍,二者深度融合會為産業注入強勁動力,發展必然充滿信心,不會慌張。

  技術創新因何能帶來信心?在高紅冰看來,技術在不斷改變經濟,改變企業創新模式,改變産業結構,當大規模的技術創新發生並被應用時,就會帶來經濟的升級和産業的變革。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期待著産業技術的突破與智能技術的發展形成疊加,因此,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應保持對新技術的擁抱態度,並能快速學習和使用。

  阿裏雲智能副總裁曾震宇認為,從以往的消費互聯網到如今的産業互聯網,數字化技術對各行各業都産生了翻天覆地的推動作用。

  數字化技術原本誕生于互聯網行業,但現在很多非互聯網行業都在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提升。在經濟復蘇和各行各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都離不開數字化能力。在可以預計的未來,也許將不存在一個特定的互聯網行業,而是各行業都借助和利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推動行業發生巨變。

  信心來自數字化平臺的支撐

  如果説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産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那麼數字化平臺就是數字化轉型所必備的技術底座。平臺賦能其他企業、其他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就是把數字化産品與技術能力應用到各行各業。

  阿裏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認為,平臺支撐,尤其是以雲計算為底座的新的基礎設施體係,支撐著今天經濟社會的運作,以及創新、研發、生産和全生命周期的維護。

  當今全球的ICT廠商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如何基于以雲為底座的數字基礎設施,重構自身技術架構和解決方案,以及基于這種技術架構和解決方案的新商業模式,建立起基于雲的數字基礎設施底座上運作的一套經濟係統。

  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有兩大重要價值。首先,它是經濟社會運作的底座,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大量的運算都是在底座上完成的。

  第二,它是創新的基礎。今天,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數字化平臺,承擔了一部分未來數字技術創新的基礎設施功能,平臺的價值就是未來創新競爭的基礎設施。一旦擁有了這樣的基礎設施,就能源源不斷地産生出創新産品。創新的底座足夠厚實,就有可能為未來的創新創造良好條件。只有數字化技術的底座是大江大海,才可能孕育出能在大海中乘風破浪的新物種。

  信心來自數實融合的發展道路

  在宏觀經濟層面,信心還來自于中國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道路模式的獨特性。

  安筱鵬認為,這種道路選擇在過去十年乃至二十年間已經被驗證是成功的。

  這種發展的優勢在哪裏?安筱鵬表示,改革開放45年來,中國形成了數實融合的新經濟基礎,這個基礎可以概括為“四個大國”。

  第一,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互聯網大國。第二,中國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國。第三,中國是全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被數字化的部分比重和絕對值最高的國家。第四,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

  而數實融合的實質是什麼?在安筱鵬看來,數實融合的本質就是把這四個優勢穿插起來,進而形成新的優勢,即在需求與供給之間形成聯動和精準匹配。

  無論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還是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新平衡,都需要形成供需聯動和精準匹配。如果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真正能夠深入全面廣泛地融合,其迸發出的創造力、活力與紅利,是不可低估的。

  安筱鵬認為,當前,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比較強烈,同時市場又呈現出高度碎片化,就更加需要在需求與供給之間形成聯動和精準匹配。目前,在此方面中國已經走在前列,還需要把在特定領域的領先優勢不斷遷移拓展到其他領域。如果各行各業都能基于數實融合重建競爭力,走在全球創新和産業競爭的前列,整個國家的競爭力自然會不斷凸顯。

  與此同時,創新力量的星星之火,也在不斷積蓄燎原之勢。中小企業是數字經濟的參與者、受益者。當前,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和貢獻愈發凸顯。

  安筱鵬表示,很多數字化原生企業,體量特別小,成立時間也還不長,但增長速度非常快。很多中小企業一出生就攜帶數字化基因,長有數字化的翅膀,在國際化浪潮中,他們正在快速崛起,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和競爭力。這些企業將成長為中國未來5至10年參與全球競爭的主力軍。

  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衝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的信心所在。

  展望未來,創新的力量不斷激發,産業變革的路徑愈發清晰,在各行各業推動數實融合的過程中,機遇持續孕育,信心不斷堅定,共同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強根基、添活力。(陳聽雨/文)

【糾錯】 【責任編輯:周靖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