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12月15日電(記者徐永春)歐洲航天局日前發布公報説,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小的自由飄浮褐矮星,其質量為木星質量的3到4倍。
褐矮星是一種介於普通恒星和行星之間的天體,形成過程與恒星相似。不過由於其質量較小,褐矮星無法在中心産生足夠的壓力引發核聚變,因而無法像普通恒星一樣發出強烈光線,難以被觀測到。有些褐矮星按固定軌道運行,還有一些褐矮星沒有固定軌道,在宇宙空間自由飄浮。
歐航局的公報説,為尋找褐矮星,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選擇位於英仙座恒星形成區的IC348星團進行研究。這個“年輕的”星團只有約500萬年的歷史,因此該星團中的褐矮星在形成中散發的熱量使其在紅外光下相對明亮。
研究團隊首先使用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近紅外相機對IC348星團中心進行成像,以根據亮度和顏色識別褐矮星“候選者”,然後再使用韋布空間望遠鏡的近紅外光譜儀追蹤最有希望的目標。韋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清晰圖像,有助於研究團隊確定哪些紅色物體是褐矮星,哪些是斑點狀的背景星系。
公報説,除了提供有關恒星形成過程的線索外,研究小型褐矮星還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係外行星。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