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0/ 23 10:18:09
來源:新華網

遠古發現丨我國科學家重建1億年前螞蟻捕獵過程

字體:

  新華社南京10月23日電(記者王玨玢)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古生物研究學者與中山大學等單位合作,通過三維建模、機器倣真實驗等新方法,重建出1億年前螞蟻的捕獵過程。這一研究對我們了解遠古生物的運動和生活習性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中涉及的兩塊刀顎蟻琥珀化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據介紹,此次研究涉及的螞蟻是遠古黑帝斯蟻中的一類——刀顎蟻。黑帝斯蟻生活在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螞蟻之一。刀顎蟻的頭頂有一個突出的長角,“嘴巴”的位置長着一對向上挑起的大顎,像一對威風凜凜的大牙,看起來非常兇猛。

  此次,研究人員選取了兩塊刀顎蟻琥珀化石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化石進行三維建模,完整地復原了刀顎蟻上顎的立體形態結構和解剖結構。根據獲得的三維形態模型,科研人員數字化檢測、提取了隱藏在化石中的運動線索,並量化分析出刀顎蟻的大顎運動特性。

  研究中復原的刀顎蟻頭部三維模型(左)和驗證運動學合理性的實驗(右)。(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經過生物力學分析和實驗的進一步驗證,研究人員重建出1億年前刀顎蟻的捕獵過程:它們的一對大顎會向前伸展、向內回勾,將獵物拖向自己。大顎向前伸展時還可以橫向展開一定角度,以拓展捕食的面積。

刀顎蟻捕食情景生態重建圖。(楊定華 繪)

  “此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運動重建過程,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古生物化石上。運用三維建模、機器倣真實驗等新技術來定量復原、重建古生物運動,為我們更加細緻、生動地了解古生物的生活全貌提供了重要幫助。”領導此項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説。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國家科學評論》上。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2410112993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