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攝入膳食營養素?中國營養學會編著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DRIs)多年後再次修訂並於9月15日公布。新版DRIs聚焦公共營養領域,如人體營養狀況評價、營養指導、膳食設計和營養改善,在國家營養與健康政策制定、臨床營養、食品營養標準制定以及營養食品研發等領域被廣泛應用。
“營養科學與大眾健康關係密切,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是營養科學的核心工作。”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説,新版DRIs基於科學性、延續性、專門性、目的性原則,對包括能量、營養素及其他膳食成分的20個年齡組及孕婦乳母的不同參考攝入量共70余個營養素和其他膳食成分,進行了修訂與確認。
新版DRIs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相比,增減了哪些其他膳食成分?中山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凌文華介紹,本次修訂根據我國居民飲食消費的變遷和營養學研究的新進展,保留了原有的植物化學物,並提出了輔酶Q10、甜菜鹼、菊粉和穀物β-葡聚糖的特定建議值,有助於指導我國居民通過適當增加這些膳食成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改善腸道菌群組成,促進腸道健康。
新版DRIs建議關注葉酸營養狀況。青島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馬愛國介紹,計劃懷孕的育齡女性和孕婦,由於自身生理代謝需要以及胎兒快速生長,葉酸的需要量增加,應關注葉酸營養狀況;老年人因其生理特點及腸道吸收代謝能力下降,認知功能減退,需要更加關注葉酸的攝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補充葉酸可降低中風和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此外,新版DRIs對鐵、碘等微量元素的數值以及水、膳食纖維推薦攝入量等進行了補充修訂。
記者了解到,我國早在1938年發布了第一版大眾最低營養素的需要量,距今已有85年歷史。2013年發布了第八版DRIs,新版DRIs為第九版。(記者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