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頎:物聯網的發展,必須要構建數字時代新範式-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06 09:07:47
來源:新華網

葛頎:物聯網的發展,必須要構建數字時代新範式

字體:

  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穀雨)分享物聯網“出海”體會,展望物聯網發展前景,近日,“揚帆出海—2022物聯網創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葛頎在研討會上&&,放眼全球發展趨勢,中國數字經濟正面臨三個基本面,為物聯網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期。第一是聚焦新發展格局,這為物聯網發展構建了強大的産業生態基礎。第二聚焦全國統一大市場,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專項,將極大提升物聯網産業的市場總規模和經濟增加值。第三是聚焦數字新基建工具箱,物聯網將在工業監控、傳感,機器視覺和家庭物聯網等方面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誰是物聯網最主要的客戶?葛頎&&,據業界權威預測,到2030年全世界物聯網連接將會超過370億。這意味着370億個終端,370億個網絡連接,370億個應用産生的海量數據,以及數據背後的龐大生態。物聯網産業發展方面要重點關注家庭、企業和政府三個核心市場,主要聚焦消費者、企業和智慧城市三大關鍵客群。

  如何讓物聯網更好地為家庭、企業、社會發揮作用?葛頎&&,物聯網已經不僅僅是産品集、解決方案,實際上物聯網是數字時代最重要的生産力工具箱,ToC消費者會使用,ToB行業客戶會使用,ToG政府更會使用,哪一個細分市場生産力工具使用得更好其效益就會更大、溢出效應就會更加明顯。這需要物聯網産業以開放的心態與相鄰行業協同創新,即産業上下游和合作夥伴通過一體化的運營,有效管控成本、避免碎片化,共同迎接物聯網時代大發展。

  葛頎認為,物聯網與傳統産業消費互聯網有三點不同,第一是生命短周期,物聯網産業絕大多數産品最佳使用周期都是在5年左右,基本上到10年報廢。所以在採購和部署物聯網設備時,需要着重就投資回報率系統考慮。第二是生態強依賴,在物聯網領域,沒有一個企業能夠提供從芯片到解決方案以及應用場景全棧式解決方案,都需要與芯片、模組及産業鏈上下游協同,以生態概念來指導運營發展十分重要。第三是前期成本高,需要考慮採購成本與應用規模的匹配度,選擇合適時機切入市場。因此,基於生命短周期,生態強依賴和前期成本高,布局物聯網數字化戰略時就要有高度戰略前瞻性和極強的系統性執行力,來構建發展機遇矩陣。

  基於此,葛頎&&,物聯網發展必須要考慮數字時代新範式。在全連接數字化時代,基於過去20年的快速發展,隨着工業革命遞進至第四代,電力會迅速讓位算力網絡,將會逐步出現很多非常強大的分佈式數字體,這將會成為數字時代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範式。從信息時代到數字時代,數據成為人類社會第一次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新型生産資料,這樣大家就有可能去構建新的生産力工具和新的生産關係,來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下一步會是什麼?葛頎認為,數據作為新型生産資料,具有顯著優勢的同時,也有很大的強約束性。在人和社會關係方面,“雙碳”已經成為百行千業,特別是物聯網産業發展的剛性約束。面對更大的數據,更高的功耗,更多的碳排放,更多的存儲、清洗和運算成本,如何把大數據優化成有效的小數據,是物聯網産業需要共同關注的議題,需要在數據、算力和算法中找到最優解。

  此外,葛頎&&,5G時代,隨着元宇宙到來,以數字和現實融合體驗消費為核心場景的全新世界正在招手,物聯網挑戰伴隨着機遇。發展物聯網,數字化戰略與傳統基建、傳統生産力工具有很大不同,需要把握基本規律和新範式,找準方向,避免“踩坑”,少走彎路。

  “揚帆出海—2022物聯網創新技術及應用”研討會由新華網主辦、高通公司支持,研討會邀請科研院所、院士專家及産業鏈企業,圍繞物聯網技術趨勢、發展前景、産業鏈合作、全球化拓展等話題交流探討,共同助力物聯網及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糾錯】 【責任編輯: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