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數字基建方興未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6/24 08:08:03
來源:中國電子報

綠色數字基建方興未艾

字體:

  數字化、智能化是信息技術的主流,隨著低碳化需求的增強,信息技術的綠色化成為並列于數字化、智能化的第三大趨勢。數字化、智能化推動的數字新基建方興未艾,綠色化、低碳化則要求資訊基礎設備能耗持續降低、碳排放得到控制,因此綠色新基建的市場需求在“雙碳”風口中放大。

  剛剛過去的6月15日是中國第十個低碳日,在政府持續推動之下,一批節能降耗、低碳綠色的技術、方案在5G網絡、數據中心落地實施,綠色化發展從國家戰略方針具化為每個建設方案的具體實現中。

 在每個基站方案中降能耗

  為了降低能耗,作為5G建設的主力軍,各地運營商結合技術發展和地方特點,採用了組合技術。

  中國移動西藏公司在中國移動集團中並不是大的省級分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建設基站站點11654個,但西藏公司的“綠色行動計劃”成效顯著,這些站點主要供電方式有純市電、市電+太陽能、純太陽能及太陽能+風能四種供電方式,其中太陽能供電站有4075個,佔比34.97%。

  按照建站平均成本測算,除了維護成本外,太陽能基站相對市電基站每年節省電費11957.4元。單站每年節約用電1.31萬千瓦時,折合1.62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8.02噸,這在西藏地區具有重要意義。

  據重慶聯通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聯通在保障網絡品質的前提下,通過在4G/5G網絡上應用智能協同深度休眠、智能符號關斷、智能通道關斷、智能載波關斷等節能技術,使網絡閒時節能率達到44%。經估算,日均可節省電量約7.3萬千瓦時,全天節能效率達到29%。

  中國聯通總結出了設備、站點、網絡“三位一體”的綠色節能理念。在設備層面,積極引入大頻寬和多天線等技術,5G設備整合度和能效逐步提升;在站點層面,通過共建共用、機房集中化、站點室外化部署,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低空調能耗,大幅提升站點效率;在網絡層面,採用人工智慧演算法預測基站流量趨勢,從時域、頻域、空域、功率域等維度自動尋優關斷部分有源器件。“未來,我們將引入智能引擎和網元智能化,實現‘業務智營、網絡智優、運維智簡’的‘自智’網絡,不斷推動5G網絡綠色低碳化發展。”中國聯通5G共建共用工作組組長苗守野説。

  為控制5G基站能耗快速增長,中國電信加快自主創新與産研協作,通過部署極簡站點,以桿替櫃、以櫃替房實現電費下降30%、減少碳排放20%;通過自研5G BBU豎插機框,充分運用空氣力學原理,大幅降低設備和空調能耗;通過試點5G BBU液冷係統,大幅降低了BBU制冷能耗,機房PUE降至1.1以下。中國電信還公布到“十四五”期末,實現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綜合能耗和單位電信業務總量碳排放下降23%以上。“十四五”期間,實現4G/5G網絡共建共用節電量超過450億度千瓦時,新建5G基站節電比例不低于20%。

  此外,提高每瓦特傳送的比特量,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是5G兼顧設備高性能和低碳的必要手段,華為的“高密度”基站可以因為射頻單元的整合獲得30%以上的節能收益。在中興通訊看來,綠色5G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網絡本身碳排放的持續降低,構建一張具有極致能效比的低碳5G網絡;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5G網絡,結合賦能平臺與行業組件,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在提高經營生産效率的同時節能減排。

  數據中心向全周期低碳化發展

  東數西算國家工程除了要解決如何均衡東西部的算力問題,更要解決能源的利用率問題。智能化、數字化大潮與低碳化要求相遇,必然會讓具有強烈增長意願的數據中心拒絕野蠻生長,走綜合考慮數據中心的使用效率和用能效率的綠色之路。

  據測算,未來5年全球算力的復合增長率將超過50%,2026年的算力會比今天增長10倍以上。目前在20多個城市建設的人工智慧計算中心,都是處于上線即飽和的狀態,AI的發展對算力的需求更高。

  那麼,數據中心減排的壓力有多大?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文勝説,我國IDC發展速度很快,平均每年新增40%,其中新建的數據中心佔新增規模的70%。相應的能源消耗也在攀升,能源支出佔數據中心運營支出的95%。數據中心的用電量佔全社會的用電量快速增長,2020年為2.75%,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4.05%。數據中心的未來發展將嚴重受限于其功耗預算和碳排放配額。

  受碳減排壓力,數據中心未來發展更傾向做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華為數據中心能源軍團CEO楊友桂認為,未來數據中心將從唯PUE論走向包含PUE(用電效率)、CUE(環保效率)、GUE(土地效率)、WUE(用水效率)在內的多維評價體係。

  從數據中心的建設開始,高能效的供配電産品以及組裝模式就要不斷創新,如疊層數據中心、廂體數據中心、櫃式數據中心等。“整個架構的極簡化,會推動數據中心‘建築預制化、機房模組化’的建設進程。”楊友桂説,“以前的建設是現場施工完成鋼筋混凝土,下一代數據中心的建築形態是嵌入式的鋼結構架構,在工廠生産、現場組裝。”

  下一代數據中心的低碳化,包括供電源頭的綠色化,太陽能、水電、風電需要更方便地接入數據中心。

  在數據中心的制冷方面,應盡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冷源,減少電損耗。目前比較廣泛採用的是間接蒸發冷水係統、自然冷源、湖水制冷、水冷離心式空調係統、中水迴圈技術、間接蒸發冷卻技術。中國電信在海南與海蘭信合作開發的海底數據中心項目,將數據艙安放在海底,利用海水資源進行冷卻,單艙PUE測試值低于1.1,空調係統全年海水自然冷卻,整個係統幾乎無淡水資源消耗,年WUE為0。

  但在西部,特別是水資源不豐富的地方如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全年平均氣溫低、經常有大風,可以推進“風進水退”,用風制冷。此外,近端制冷、液冷也會成為主流的制冷方式,風冷、液冷並存將是常態。

  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考慮如何提高數據中心的上架率,上架率超過50%以上,數據中心會獲得更好的PUE。此外,數據中心所用材料需要更加環保,數據中心産生的余熱也可以回收利用。

  數字基建綠色化要求更高

  數字經濟佔GDP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佔比已經達到36%,預計到2025年將佔GDP總值的半壁江山。

  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是龐大的資訊基礎設施,而且自2020年開始,我國開始啟動以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為核心的數字新基建,帶動5G基站建設總量、數據中心機架建設總量快速增長。截至今年6月,最新的數據是,5G基站已經建設了161.5萬個。可以看到,自2020年到2022年,我國5G基站每年新增約65萬站。

  中國信通院《數據中心白皮書2022》顯示,按照標準機架2.5kW統計,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到520萬架,近5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受東數西算、一體化大數據算力網絡項目的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將有新一輪的建設。

  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五部門也聯合印發了《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幹意見》,其中要求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不超過1.3;到2025年,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過1.5。

  專家認為,數字基建對碳排放帶來的影響應該從兩方面分析。一個是受需求驅動,大量的數字基建將産生明顯的能耗;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字基建在實現減排效益同時,對經濟有顯著的帶動作用。GSMA研究顯示,當前行動通訊網絡佔全球碳排放的0.4%,然而對于其他行業的節能減排可以實現10倍的杠桿效應。中國電信總經理李正茂表示,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GDP增長3~4元。(記者 劉晶)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