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2日電(凌紀偉)直播打賞這一工具的出現,使傳統文化從業者得到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支持,從而助力傳統文化傳播打開新局面。為弘揚傳承傳統文化,探討直播及打賞為傳統文化傳播帶來的新機遇,6月14日,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舉辦“直播與傳統文化傳播”研討會,併發布《知識付費新形態——直播打賞與傳統文化傳播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圖為抖音民樂主播李佳佳
會上,抖音民樂主播李佳佳分享了她在直播間傳承小眾國樂竹笛的故事。李佳佳自8歲起習笛,來到抖音後,她攜笛走遍大江南北,在秀麗山水中錄視頻、做直播,開展“民樂文化之旅”,這些努力為她帶來近140萬粉絲及超600萬點讚。
為便於傳播,除開設竹笛課堂外,李佳佳也會用竹笛演奏大眾喜愛的通俗樂曲,“恰恰是抖音的大眾性,給予創作者空間,讓我們大膽通過音樂表達情感。”李佳佳説。
不少觀眾為她的竹笛直播送上打賞&&支持,李佳佳用這筆收入還清了讀博的借款,也獲得了被大眾認可的自信。“練習民樂是門童子功,從小學習竹笛雖然很苦,但通過直播和打賞,我們所付出的努力獲得了認可與回報,這不僅是物質上的回饋,更是精神上的鼓舞。”
報告引述的抖音&&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1至10月,傳統手工藝主播的直播觀看時長同比增長超500%,非遺文化、曲藝主播的直播觀看時長同比增長超100%;傳統文化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101%,其中曲藝類主播收入同比增長232%。
李佳佳説,在抖音上直播和演奏竹笛,不僅讓日常變得充實,也讓她重燃傳承民樂的夢想。“我會不斷優化直播及視頻內容,為觀眾帶來更高質量的視聽體驗,也讓古老的竹笛韻律滋養觀眾的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鄭偉】